博鳌时间丨大咖聊金融,聊出个防范风险的“中国方案”

2021-10-20 22:47:42 红网
作者:李兵 编辑:王津
字号:

5f182ab03m8eb02c03da0ea0243134eb.jpg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之分论坛《防范金融风险:“灰犀牛”“黑天鹅”与“防波堤”》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10月20日讯(记者 李兵)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大教训之一,是金融稳定与安全的重要性;如果把“物的不安全状态”喻为“灰犀牛”的话,那么“人的不安全行为”更像是“黑天鹅……”10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之分论坛《防范金融风险:“灰犀牛”“黑天鹅”与“防波堤”》在长沙举行。

会上,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程远国,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总监刘坚东,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北京首席代表铁木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围绕如何化解金融风险?监管改革对防范金融风险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和各国监管改革取得的成效?以及如何平衡金融监管、开放与创新?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的火花。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程远国:主动拥抱数字化经济 振兴三大战略

当前世界风险复杂多变,既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上新冠疫情的叠加,又有“灰犀牛”“黑天鹅”“绿天鹅”。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国建设银行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主动地拥抱数字化经济新浪潮,振兴推进三大战略:普惠金融战略,住房租赁战略和金融科技战略。”程远国表示。

程远国说,通过金融科技战略推动使我们找到了数字化金融的第二条曲线。特别是现在住房租赁战略,住房租赁战略推出就是在落实中央稳地价稳房价为住房不炒的要求,可以有效对冲房地产的“灰犀牛”。房地产受影响,建行在大行中受影响是最小的。

而普惠金融战略完全是按照数字化经营的思路,搭场景,建生态,在C端突围,接地气,做老百姓身边有温度的银行,着力B端赋能,营造更松更融的生态,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伙伴。连接G端,做整个社会治理的国家大行。

“我们先后做了一系列动作,成效显著。”程远国表示,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打造了一个系统化获客,自动化审批,政治化画像,智能风控和综合化服务的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有效地对冲了风险,整个普惠金融1.7万亿贷款,我们的不良控制在1%左右,可以有效解决“灰犀牛”的问题。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对监管框架来一次彻底改革

从2015年股市震荡,2017年高杠杆的问题,到2020年平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金融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化解和防范各类金融风险,黄益平认为,监管的责任肯定是首要的。因为市场怎么做,风险大不大,那是看你怎么去监管他,经济学里边经常说的规则让坏人做好事,坏的规则让好人做坏事。

“客观地说看过去40年,我们没有很多的金融问题,金融危机没有发生过,但是事实上我们过去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持金融稳定更多地是靠政府兜底,有什么问题政府兜住了。比如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银行的不良率非常高,但是没有发生挤兑,没有发生银行的倒闭,政府兜底了,把他稳住了。现在的情况来看,经济结构金融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继续靠政府兜底维持金融稳定是很难的。”黄益平举例说,因此,现在要对监管框架来一次彻底改革。

一是监管政策目标要简单化、清晰化。保障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利益,维持金融稳定。

二是监管部门要有职权。赋予监管部门一定的权威性,要给他牙齿。有了规则谁不实行他够可以对谁采取措施。三是对监管部门问责。实行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保证公平公正。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总监刘坚东:坚守监管红线 才能发展更长远

“中国银行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内银行,在境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机构,在对外监管面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监管要求,是双重压力,既有境内监管要求又有境外监管的要求。”刘坚东告诉记者,我们总的原则是双重监管接受下的情况下按照孰重的原则处理。

随着我们在外的发展来看,监管对我们监管的要求是有利于在合规情况下的更好的发展,在境外是尤其突出的。刘坚东认为,好的规则让坏人做好事,如果不能给我们做好一个明显的约束,发展当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

面对在境外的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压力,刘坚东说,首先是要真正熟悉当地监管的各项规则,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个是会跟当地的监管有充分的沟通,去尽可能地了解当地监管的考虑和各种想法。

同时我们在人员的聘用上也聘用当地的专业人员,负责海外合规官的职位,他们更熟悉外部监管的特点,也更熟悉规则,在过程当中给我们提出很多很有效的意见和建议,规范我们的行为。

“最重要的是要严格坚守监管红线,在这里的发展才能保证健康持续的发展。”刘坚东总结多年经验有感而发。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北京首席代表铁木尔: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技术的进步能够帮助一个国家发展出更大的监管能力来应对未来的冲击。”铁木尔表示,不同的风险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比如说“灰犀牛”,“灰犀牛”的事件是很难去预测的,我们需要的就是大力度提升监管能力,提高预测风险能力。

铁木尔紧接着说道,我们需要建立具有抗疫力强的金融体系作为紧急规划。过去5年中阿斯塔纳成功启动了数字计划,为本地的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治理,引入了一些数字化服务,实现在每一个政府优先事项的数字化管理,不仅是包括信息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把最佳操作分享作为优先事项,确保政府的操作不断得到改善,引入新技术。

比如说用中央化的统一账簿,还有其他的在线管理方式。电子商务是我国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政府在电子商务方面提供金融资助,实现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同时我们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在促进金融服务和数字化金融服务,在大学和不同的企业(跨国企业)也参与其中,这些中心核项目管理办公室也已经迁移到数字平台上,把物理、实体和数字业务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实现新业态的金融模式升级换代

“金融创新是第一位置,金融监管必须要跟上。”会上,吴晓求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金融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必须要进行创新,因为实体经济的技术业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金融业态难以覆盖,单业态完成不了这种金融功能,所以必须要推动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创新。”

吴晓求说,过去的单一业态能够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发展多种金融业态,特别是新的金融业态。从天使投资开始,这是新的资本业态,到PE,以及并购重组,IPO等等,这都是新的金融业态,支付也是新的金融业态。所以只有通过市场化改革来完成,通过科技化的能力。

金融核心为了防范风险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对信用甄别的能力,传统金融对中小微企业信用没有甄别能力,所以必须要推动科技化来提升对这些传统金融客户的信用甄别要提升,传统金融在现在有关规则范围内对他没有办法进行甄别,所以很难提供金融服务,可能他们理应获得金融服务,他们是有信用的,只是用传统指标很难衡量,只有通过科技力量完成对这些传统金融体系下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客户。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