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汪衡 实习生 谭洁仪 长沙报道
11月7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46件作品获奖。湖南共有17件新闻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8件,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三年来,湖南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分别有17、13、17件作品获奖,获奖总数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湖南新闻人是如何打造时代放歌的传播样本?
唱响“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新闻舆论担当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调研,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史上的伟大创举。这场铭刻历史的脱贫攻坚战从十八洞村发起,历时八年之久,凝聚全社会参与。其中,记者不仅是脱贫攻坚的记录者,也是其中的参与者。
如何把首倡之地的首倡之为报道好,记录好,是湖南所有新闻人最关键的使命之一。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湖南广电推出的创意互动H5作品——《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并与十八洞村村民一起座谈的照片出发,派遣多路记者寻访照片中的十几位村民,结合40张照片、12个故事、1个短视频,多个角度展现十八洞村7年来的变化。
多个故事融入一张极具历史意义的照片中,观众在总书记与十八洞村村民合影的照片中,点击村民的头像,他们这些年的奋斗努力和收获便一目了然,这一新闻作品也荣获中国新闻奖创意互动类一等奖作品。
湖南广电推出的《从十八洞村到沙洲村》新闻访谈节目,通过回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造访的两个湖南小村庄,折射出中国乡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一路走来的有效衔接和生动实践。节目组先后走访50多位村民,挖掘出了最具代表性的访谈人物,用“访谈+微纪录+愿景展望”等方式,展现出了村民们的激情、梦想与担当。这件聚焦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闻作品,获评中国新闻奖广播新闻访谈节目一等奖。
湖南日报社华声在线新闻网站的作品《村里最远那一户》,从湖南14个市州各选一个村,聚焦每个村最远的那一户。14路记者跋山涉水,走进村里最偏僻的角落,记录最动人的脱贫故事,获得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专题类一等奖。
在本届中国新闻奖中获评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二等奖的湖南日报通讯《“首倡地”的答卷》,是“走向胜利”系列报道的首篇。报道以紧连天线、深接地气的立意,生动活泼贴近受众的文字,通过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既见人物又见风采的现场素描,反映出这7年是湘西州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事实,高度厚度温度兼备,令人耳目一新。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2020年,一场骤然袭来的大疫,给中国带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全国一样,湖南全省上下迅速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各条战线、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凝聚起众志成城战大疫的强大合力。其中,闻令而动、逆行出征的湖南新闻人,成为活跃在战疫一线的一道亮丽风景。
2020年1月23日,湖南日报于全国省级党报中率先发声,推出评论员文章《防控重大疫情,我们在一起》,深入阐释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解读从中央到湖南的抗击疫情“作战图”,首次呼吁大家面对疫情既小心为上又不自乱阵脚,首次在全国省级党报中叫出、叫响了“打赢疫情阻击战”的战斗口号,首次提出要善待武汉人、善待在武汉工作的外地人的主张,对引导疫情防控工作、疏导公众情绪、稳定社会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获评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类三等奖。
2020年2月2日,一组展示医护人员摘下口罩后“面目全非”的肖像的创意海报一经推出,就广为传播、感人至深。这是新湖南客户端制作的《创意海报丨这些痕迹,刻在你脸上,痛在我心里》,获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二等奖。
看着抗疫一线摄影记者发回的一组医护人员摘下口罩后“面目全非”的新闻特写镜头,医护人员脸上一道道被口罩勒出的伤痕令人震撼,更令人心疼。但他们脸上深深浅浅的勒痕、坚毅温柔的眼神和略显疲惫的微笑,传递着温暖和信心,引发了广大网友强烈的共鸣。
疫情期间涌现了无数逆行者,湖南小伙郑能量正是这样的代表。2020年正月初一,郑能量从长沙独自奔赴武汉,成为一名志愿者。时刻新闻客户端经多方联系采访了郑能量,获得第一手新闻视频素材。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时刻新闻客户端团队用32秒新闻素材让人物立起来。“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请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撒在长江……”,《视频丨泪目!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 请把我骨灰无菌处理撒在长江》感动许多人,获评中国新闻奖短视频现场新闻类二等奖。
湖南广电推出的《战疫·中国之治》获评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类三等奖,以2020年底在青岛和成都发生的小范围聚集性疫情为新闻切入点,对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相关学者进行专访,由点及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和阐述了整个2020年的“战疫中国模式”,深入分析了中国高效防疫背后的政治体制优势和民族文化底蕴。
2020年3月,疫情稍缓,春暖花开,人们渴望早日回归寻常生活。娄底市广播电视台推出讲述复工复产所见所闻的系列报道《垄上春行》,带来春的气息。报道策划多层次、多角度,在内容上聚焦乡村干部、微商网红、海归硕士、创业青年、转型老板等人,讲述人们身边战疫情、保春耕、助脱贫、谋发展的生动故事;在拍摄上融合航拍等拍摄方式,展示田园里、阡陌间的勃勃生机,给予观众希望与力量。
践行“四力”讲述湖南精彩故事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殷切希望。
“四力”不仅是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记者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每一则成功的报道背后,必然与记者扎根基层的脚力、发现新闻“蓝海”的眼力、对时代命题主动思考的脑力,以及善用镜头说话的笔力分不开。
去年夏天,一张“开心到劈叉”的照片成为高考这一新闻事件中最生动的记录。那是湖南日报摄影记者蹲守在校门口,通过高速快门,抓拍到考生罗子欣高高跃起的瞬间——作品《跃·悦》,荣获新闻摄影类二等奖。
雨水能卖钱,这是个新鲜事。湖南电台记者抓住了这一独家新闻线索,推出《中国首宗成功交易的雨水资源正式投入使用》。记者在现场见证第一车雨水使用,揭示蓄积的雨水如何作为资源进行买卖、产生市场价值。除了在当天节目中第一时间播出报道,他们还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线上融合传播,在芒果动听APP等自有新媒体平台上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网友们纷纷为这一创新点赞。该作品荣获广播消息类三等奖。
在全国两会期间,湖南广播电视台推出《胡湘平:攻坚克难的中国决心》,荣获电视评论类三等奖。主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三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复苏态势,以及两会热点,坚持“一日一评”,及时、有力地引导了主流舆论。
由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制作的《冲刺 1500公斤——袁隆平团队第三代杂交水稻测产》节目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节目通过直播第三代杂交稻测产,冲刺世界高产纪录的过程,介绍杂交稻攻关成绩,展示湖南为国家粮食安全所作的贡献,展示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实力和信心。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融合日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长沙晚报作品《“三个重构”助力深度融合发展》,荣获新闻论文三等奖。论文以长沙晚报社的媒体融合探索为实例,提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广泛应用,重构内容生产流程、重构媒体产品体系、重构商业盈利模式,才能推动传统媒体向智媒体转型,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战略目标,为全国城市党报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近年来,湖南新闻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进群众的门槛,走进群众的心坎,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生产出一大批让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切实提升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用实际行动讲述湖南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