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诗中那抹红丨杨立三:国家和军队的“红色管家人”

2021-11-19 13:01:36 红网
作者:任晔 陈珉颖 张盟 编辑:陈星晓
字号:

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似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着不竭的动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网时刻记者 任晔 陈珉颖 张盟 长沙报道

开天辟地上井冈,草甸泥潭扶栋梁。

已为征战筹措累,又因建国奠基忙。

患难曾共万日久,安乐未享一时长。

休道军人多武夫,笔耕不辍真儒将。

这首诗的作者是杨立三的战友,曾任总后勤部参谋长、财政部长的蒋胜祥。他在诗中对杨立三为红军征战与新中国成立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杨立三是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奠基人,被称为国家和军队的“红色管家人”。

杨立三故居。

开创军队后勤因时制宜造“饻”字

1900年,杨立三出生于长沙县金井镇的一个佃农家庭。自幼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刻苦读书习武。五四运动爆发后,杨立三投身革命,后在家乡组织雪耻会,创办女子学校,参加农民协会。

1927年杨立三加入中国共产党,追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三湾改编第一次建立人民军队的后勤机构,杨立三任团部副官,负责筹措经费,经办伙食、粮食、被服等军需勤务,从此与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7年11月,杨立三随部队攻克茶陵后,兼任县财政科长,为部队解决钱粮问题。

1928年,杨立三奉毛泽东之命,负责筹建被服厂、粮库等后方设施。同年秋,杨立三在井冈山茨坪镇办公卖处收购土特产品,换取日用品供应部队和农民。

杨立三因时制宜造“饻”字。

1942年,经济困难导致物价上涨,货币工资不能保证兵工厂工人的生活所需。杨立三经过调研,决定将工资计发单位由货币改为实物。这样,不论物价如何涨,大家得到的实惠都不变。这就需要有一个字来表示这种实物名称。杨立三受《中国文字的演变》一书启发,创造出由“衣”“食”相加的“饻”字。发工资时,先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每“饻”的价值,再算出每人应得的工资或津贴,折合成货币发给个人。这种“实物分”制后来也被推广运用到军费供应上,一直实行到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物价趋于稳定时才取消。

不搞特殊一生节俭

作为后勤部部长和食品工业部部长,杨立三的手下也管着许多的食品工厂和服装厂,但他从来不搞试吃试穿那一套。自己穿的都是军大衣,吃的也是买来的饭菜,不搞特殊化。

杨立三的工作日记。

杨立三平时有书写的习惯。他一个信封至少要用四次,正反面写完后,翻过面重新糊了再用。写日记的本子也是杨立三自己买来纸张,裁好订起来。书写时字也写得非常小,以节省开支。

1954年11月28日,杨立三因病逝世。在杨立三的追悼会上,周恩为其致悼词,并为他执绋送葬。

在致悼词时,周恩来动情地讲述了自己与杨立三的故事:1935年8月,红军过草地时,自己由于生病,连续高烧不退,无力行走。杨立三主动抬担架,六天六夜不离左右,最后将自己抬出了“死亡之海”。而这个故事,杨立三生前从未向他人提起。

从参加秋收起义,到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杨立三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人民军队后勤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在这过程中离不开无数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离不开无数共产党员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从而增强我们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网

编辑:陈星晓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