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存家为斗笠打墨。 通讯员 摄
【文化解说】
中方斗笠
中方斗笠起源于汉代,兴盛于明清。相传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廷礼仪。他回乡省亲返京,将中方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乾隆皇帝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声名鹊起。中方斗笠属纯手工编制,用材以水竹为主,具有环保、新颖、美观、时尚的特点和防晒、隔热、防雨、耐用等多种功能,不仅是遮阳挡雨的劳动保护工具,更是赏心悦目的挂件饰品。2006年,中方斗笠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守望故事】
一顶小斗笠,遮阳又挡雨。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斗笠之乡”中方县中方镇,随处可见售卖斗笠的商铺,明黄色的斗笠成为街道中的亮丽景色,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竹木气,沁人心脾。
走进镇里和安社区,三三两两的居民坐于楼道口,一面闲聊,一面编织斗笠,或左手拿竹条,右手握篾刀,将竹条对准刀锋,熟练破篾;或坐于矮板凳上,双腿夹着圆锥形斗笠模具,双手将竹篾经纬交织,编织斗笠。50岁的居民潘兰英说:“我们这里制作斗笠最厉害的,还要数潘存家,编的斗笠特别精致。”
居民口中的潘存家,正是他们的邻居,中方斗笠非遗传承人。
苦研技艺,获评传承人
80岁高龄的潘存家,与斗笠打了一辈子交道。听闻记者前来采访,潘存家赶忙拉着记者去他家参观斗笠。
老人家中摆放着许多大小不一的斗笠,客厅里有张一米不到的长板凳,两头分别装有木桩,木桩上嵌有金属器件,用于刮篾与匀篾,老人说,平日里,他就坐在板凳上制作斗笠。
“过去在我们家乡,男女结婚时,女方需亲手编织斗笠,作为定亲信物。”潘存家笑着说,以前中方县众多乡村都有编织斗笠的习惯,家家户户都会制作。
耳濡目染,潘存家12岁就学会了破篾与编织,“那时我在山上放牛,满山都是竹子,就自学编斗笠。”
斗笠制作工序繁杂,少有人懂整套制作流程。可潘存家对斗笠十分感兴趣,凭着勤学好问,18岁便学会了斗笠加工制作的全套流程和技艺。之后,拜当地有名的斗笠编织大师潘年华为师,潘存家的手艺进一步精进。
潘存家的妻子黄承凤也是编织斗笠的高手。潘存家与妻子合作,他负责破篾与加工,妻子负责编织,一直持续至今。闲暇时,潘存家钻研技艺,将竹子破得更细,编更精致的斗笠。“对工作要极端负责,对技术要精益求精”,潘存家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
上世纪90年代,当地举办斗笠制作比赛,潘存家制作的斗笠最为精致,速度又快,当之无愧获得了第一名。1995年,潘存家获评怀化市中方斗笠非遗项目传承人。
19种工具,81道繁细工序
中方斗笠特色鲜明,潘存家向记者细细道来。
一顶斗笠,直径约60厘米,结实牢固,重量却只有300克左右,握在手中十分轻便。斗笠从上到下分3个层次,顶端10厘米处,涂有5个黑色三角形,中部是明黄色的光亮带,贴有印花与商标,底端是一圈半透明的篾丝网,隐约瞧见里面夹层的棕丝,古朴而精致。
“竹编斗笠需要19种工具,81道繁细工序。”潘存家介绍,“斗笠有3层,内胎、外胎均由竹篾编织而成,两胎中间的上端夹有花洋布,下端铺一圈细棕丝。将两胎合拢,用篾条锁边。最后在外胎表面刷浆、贴花、打墨、上桐油。”
斗笠不是用一种竹子制成,而是根据斗笠的不同部位的功能,用到水竹、南竹、桃竹等多种竹子。凭一把篾刀,将竹子破为竹篾,不少于10道工序。竹篾越细越均,越需要刀工精细。
破篾讲究手艺,编织内外胎同样是个细活,需要技术,更需要经验。
为加强斗笠韧性,制作斗笠尖顶时,潘存家会准备5片鹅毛管,顺着顶端5条纹路小心嵌入。“当斗笠不小心摔地上时,尖顶首当其冲,鹅毛管比竹子更具韧性,使斗笠免遭损坏。”潘存家解释。
“编斗笠质量高低,要看斗笠内胎的匹数(竹篾经纬交织的数量)。”潘存家拿着斗笠说,“从顶至边,有12、14、17、24、32匹不等,匹数越多越精细、越高档,防雨水性能越强,当然价格就越高。”
记者数了数,潘存家手里的斗笠内胎有32匹,外胎匹数约为内胎匹数3倍。细观外胎,见竹篾宽度仅为1毫米,两篾之间的缝隙与篾宽一致,均匀而细密。
传承发展,卖产品转型卖文化
一顶普通的成品斗笠,除去晾晒时间,制作周期需1至2天,而售价仅为30元至50元。若正常使用,一两年也不会坏;若做装饰品挂在家里,则能摆放更长时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科技农机走进乡村,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使用斗笠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了。
“斗笠价格低,而制作人力成本高,赚不到钱,年轻人就不愿意做,现在只剩些老人还在做。”潘存家叹息,他的儿子已50来岁,虽学了技艺,但仅会做些相对粗糙的斗笠。以前收的徒弟,有的年纪大了,有的已去世;新收的女弟子,又因怀孕生娃没再继续学。
“要将斗笠制作手艺传承发展下去,我个人的力量太微薄了,还得靠政府重视支持,最好能给乡亲们提供一个制作斗笠、销售斗笠的平台。”谈起未来,潘存家望着远方陷入沉思。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为传承保护中方斗笠技艺,中方县开展了多种创新与探索,创建斗笠展示馆是其中举措之一。
斗笠展示馆,融斗笠编织生产、非遗文化传承、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该馆通过与怀化学院等高校合作,由学生设计、中方斗笠艺人编织,利用国画、剪纸、工笔画等艺术形式,将中方自然风光、人文美景、民族风情融入斗笠制作中,创新编织出多种规格、形状的工艺型、观赏型、礼品型斗笠,将斗笠由生产生活用品转型为工艺品、装饰品,卖产品转型为卖文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展示馆收藏各类斗笠100余顶,每年参观人次达1万人次左右。
中方斗笠,从千百年来实用的传统农具,开始慢慢转型为带着浓浓乡愁记忆的民族文化产品,但愿能由此走向新生。
【专家寄语】
守护斗笠技艺
守护浓浓乡情
中方县非遗办公室主任 胡康博
起源于汉代的中方斗笠,薪火相传,沿袭至今。经19种工具、81道繁细工序精雕细琢而成,历史底蕴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技艺匠心独运,是承载着五溪大地千年民俗风情画卷中的一抹浓浓乡情,在五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纬交错之间,斗转星移之下,岁月编织的不仅仅是遮阳挡雨的工具,还是一抹浓浓的乡情寄托,更凝结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叹服潘存家这几十年如一日编织不辍的老者,不仅赞叹这份经历时光沉淀的指尖技艺,更钦佩他们穷其一生恪守斗笠技艺传承生命线的热忱情怀。
风雨经年久,匠心永流传。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中方斗笠”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中来,守住传统文脉的“根”,有效地推动传统文化“老树发新枝”,开出更为绚丽的时代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