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今天: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谈“小康”

2021-12-06 14:49:07 芒果TV
作者: 编辑:马丽红
字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而“小康”这一目标的提出,是1979年12月6日, 邓小平在与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第一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1954年,毛泽东在领导起草国家宪法时明确提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的总任务。

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中,节录了一段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影响极为深远的谈话。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问中国,在与邓小平会面中,大平问道:中国的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想的?邓小平回答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小康之家”是什么样的呢?邓小平对大平正芳说,我们的目标是(人均所得)到本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那时,中国人就能解决温饱问题了。

邓小平的战略思考,既着眼未来,又脚踏实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向着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努力,出现了冒进急躁的倾向。但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当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三百美元,而美国在1977年就达到了8700多美元。邓小平认识到,我们要实现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标准要放低一点。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把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由先前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改为实现小康,从战略指导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也不断拓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的是一个集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等方面于一体的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阶段。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迈进。

来源:芒果TV

编辑:马丽红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