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摸清病因方能对症下药。城市内涝多发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有效解决内涝问题?本报记者分赴多地调研,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分析城市内涝产生的深层原因,探讨解决之道。
建设防洪排涝体系,应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外洪影响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内涝发生较多的城市,大多受到多雨气候及特殊地形的双重影响,排水排涝工作难度较大。有的地方降水比较集中,又因河流众多,在排涝和防洪方面承担了“自然降水、上游来水”的双重压力。
浙江嘉兴市4月到10月的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七成。每年梅雨汛期,嘉兴北面受太湖和太浦河影响,西面因东苕溪上游来水,导致内河水位高位运行,河水倒灌排水管道,造成主城区低洼地带雨水外排不畅,发生积水内涝。在湖南长沙市,城区地势四周高、中部低,存在排水防涝的天然短板。与此同时,亚热带季风气候导致降雨在此地相对集中,极端强降雨频发,洪涝同期,进一步增加了雨季防汛防涝的压力。
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教授侯精明介绍,山前平原型城市、沿海城市都是容易出现内涝的城市类型,“济南、福州、贵阳均为山前平原型城市代表,这些城市往往容易受到来自城区周边山区洪水的袭击。而珠三角地区城市作为沿海城市代表,除了受到当地暴雨影响外,还容易受到上游来水、下游潮水的严重影响,因此经常导致城市内涝发生。”
专家表示,建设防洪排涝体系,首先应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外洪影响,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涝,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城市不透水铺装面积增加,自然调蓄空间缩减,增加了防涝治涝难度
除了自然条件造成的雨量大、排涝难,内涝多发也有城市建设的原因。读者冯文钊在来信中说:“和以前相比,现在城市面积大了,柏油路、水泥路越来越多。大面积的混凝土地面透水性差,即使遭遇同样强度的降雨,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更容易积水。”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罗平平认为,城市不透水铺装道路和混凝土建筑覆盖面积增加,降低了雨水的下渗量和截留量,当暴雨来临时,积水汇流速度加快,因此更容易形成涝点。
实际上,池塘、湖泊以及农田等透水性强的地表是“天然调蓄池”,有助于雨水渗入地下,减少地表积水。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一些河湖等自然调蓄空间被填平、占用,客观上也加剧了防涝压力。有读者来信表示,上世纪80年代,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涌两岸基本上都是农田,而到了2009年,该河涌两岸已被各种建筑、道路所覆盖,内涝发生频率也大大增加。
对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内涝因素,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有效应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城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这方面考虑并不充分。有的城市在建设道路时,切断了几十公里自然状态的天然排水路线,道路两侧仅靠涵洞连通,排水由“线”变“点”,增加了排涝泄洪的压力。有的地方在规划低洼地区交通时,未充分考虑积涝风险,盲目采用隧道方案,埋下隐患。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文龙说:“在地势低洼地区修建隧道,一旦遭遇大暴雨,或者河水迅速上涨甚至漫溢,很容易导致隧道被积水淹没,造成人员伤亡。从防洪防涝角度考虑,地势低洼区交通更应采用高架桥方案。”
此外,还有城市制定规划和重要项目方案时,对洪涝灾害的影响论证不够全面深入,把重要项目选在城市低洼区等洪涝灾害高风险区。
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应统筹考虑、整体规划
针对自然形成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内涝因素,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不过,从水利部公布的《中国水旱灾害防御公报》来看,当前城市内涝依然多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极端天气增多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完善排水系统需要一个较长过程。
已有排水设施按照当时的标准设计,标准低且排水设施老化,是不少城市都存在的问题,老城区尤为明显。安徽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排水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德平说:“新城区和老城区的排水系统是在不同时期建设的,国家规范标准不断更新,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标准也在同步提高,在排涝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别,已有设施达不到新修订的标准。”在安徽宣城市,老城区排涝泵站老化,雨水经常排不出去,导致内涝发生。这几年,当地新建、改造了6座排涝泵站,使老城区排涝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记者在长沙市了解到,老城区地下排水系统大部分都是雨污合流,雨水、污水通过同一通道排放,碰到大雨天,容易出现内涝。近年来,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长沙市对雨污合流管道进行截污改造,要求雨污水必须入厂处理后才可排放。一旦遇上大雨,因雨水量远超污水量,污水处理厂往往压力倍增,即便满负荷运转也难以应对瞬时洪峰压力,所以导致一些低洼地带形成积水点。
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排水系统的“历史欠账”,出台了不少规划、措施,但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不会一蹴而就,还有不少实际困难需要认真研究、妥善解决。近年来,陕西西安市在一些区域建设了“海绵城市”试点工程,解决了一些积水问题。但西安历史悠久,地下情况复杂,除了排水管、供水管、供电线路、网络线路等,还有一些文物古迹,加大了地下排水管网改造升级的难度。
“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排水系统改造无法孤立开展。推进工作时缺乏协调,会制约甚至削弱排涝能力。”河南安阳市读者范琪说。长沙市岳麓区市政设施维护中心副主任曾世凡认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地面开发与地下管网建设不同步,也是形成城市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地方过去从未出现过积水情况,但在地铁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原有地下排水箱涵进行动迁改造,反而形成了内涝。”
内涝影响与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应加强预警监测、完善应急预案
除了自然地理、城市建设等原因,内涝带给城市居民的影响也与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息息相关。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完善城市排水与内涝防范相关应急预案,加强流域洪涝和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按职责及时准确发布预警预报等动态信息,做好城区交通组织、疏导和应急疏散等工作。
广东韶关市读者刘可原来信表示,提前发布洪涝预警信息十分重要,“如果能及时发布城区可能出现内涝的预报,提醒市民哪里是易积水的危险地段,群众就能提前避开或及时转移,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要减少城市内涝的影响,关键是要缩短积水时间。”长沙市天心区市政设施维护中心防涝排渍科科长高小兵说,应当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建立智慧平台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内涝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长沙市城区排水事务中心副主任程继学说,雨季需要配备防涝排渍抢险车辆、设备和专业抢险人员,在市区两级值班值守;旱季,也需要抢险人员、防涝排渍抢险车辆随时待命。“在一些短时间内难以整治到位的易涝点上,还可以配备视频监控系统。”程继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