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好非遗“潮”起来!“焕新非遗 湖湘传承”湖南采风活动启动

2021-12-24 10:30:10 长沙晚报
作者:宁莎鸥 编辑:高芹
字号:

“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湘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艳动情地说道。22日,“焕新非遗 湖湘传承”湖南采风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全国的媒体探访了铜官窑烧制技艺、火宫殿小吃、湘绣等非遗技艺,齐聚湘江畔,共话非遗长。

随着非遗等传统文化日益受关注,巨量引擎联合字节跳动公益、今日头条文史频道和光明网,联合发起了“焕新非遗”公益行动,将在6个月时间内探访全国10余个城市,覆盖100家媒体、500个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本次由星恒传媒承办的采风是该行动在湖南的落地。

  刘坤庭在向媒体记者介绍铜官窑陶瓷作品。

守艺 三位大师各展绝活 期待非遗走进千家万户

长沙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湖南也是非遗资源大省。奔腾的湘江水滋养了沿岸璀璨的非遗文化,湖南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6个,湘绣便是重要的代表之一。

在个人工作室,李艳就如数家珍地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她从事湘绣工作40多年,针下精品无数。2017年她原本已退休,又开办了这家个人工作室。“我也想过退休生活,可总觉得肩上有一份责任。这么美好的非遗,一定要被传下去。”李艳说道:“女儿回国后也一直帮我实现梦想,我希望湘绣能走进千家万户。”

李艳是湘绣的传承者,也是创新者,她具有深厚的油画功底,便将绘画与湘绣技法结合,创作了一大批享誉国际的名作。据介绍,她有3幅作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其作品还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职业生涯更是获奖无数。

无论是奖项的规格,还是作品的市场认可度,都证明“美好的湘绣”绝非自夸,的确值得被更多的人看见。

而在坡子街的火宫殿,臭豆腐的气味已香飘百年,周后目便是臭豆腐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这批卤水已经发酵了4000多天,这几坛也已经发酵了近3000天。”说起臭豆腐制作,周后目头头是道,就连用漏勺沥油这一项便有诸多讲究。他边演示边解说道:“既要把油甩干,又不能把豆腐甩散,这几下一般人可做不到。”

周后目现场将新出锅的臭豆腐分给了采访团,大家吃了大呼过瘾。经过一辈辈不断努力,臭豆腐制作这一非遗项目也于今年正式晋升为“国家级”。

同样希望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还有浏阳河畔的刘坤庭,他是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泥人刘”第三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经他巧手一捏,无论是洞庭渔女,还是战长沙的关公都变得栩栩如生,其作品也被全国众多博物馆、艺术馆馆藏。

最近两年,他与儿子也创作了不少茶杯、瓷碟等生活用品,“时代在变化,我们也顺势而变,希望通过这些日常用品,让更多人了解到铜官窑的陶瓷。”刘坤庭如是说道。

  周后目在炸制臭豆腐。

创新 “非二代”当“主理人” 玩联名开盲盒妙想不断

在采风中,记者也接触到不少传承人的子女,即“非二代”。他们用更敏锐的思维、更年轻的视角,对老一辈守艺人形成了互补,形成了非遗大师创作精品,主攻收藏;年轻人专注产品、致力产业化的新格局。

昌妮便是李艳的女儿,在法国学习产品设计多年,回国后便开始助力母亲“湘绣进万家”的梦想。她对湘绣的发展也有着清晰的认识:“妈妈的作品多用于收藏,耗时很长,价格门槛也比较高。要生存发展,就得产业化,让更多年轻人买得起、喜欢上,有消费才有传承。”

经她之手,设计制作了湘绣首饰盒、冰箱贴、车挂、钥匙扣等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也走进了国金中心的潮玩店、湘博纪念馆售卖区等新渠道。

绣着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头像与爱晚亭的冰箱贴是她的得意之作。她拿起其中一个介绍道:“这个冰箱贴的底座是清水混凝土做的,像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等打卡胜地都采用了这种材质,这样的质感更具时代性,更贴合年轻人的喜好。”年轻化的文创产品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国金中心潮玩店最近反馈了信息,有一个月我们的湘绣礼品进入了他们店销售额的TOP10,我自己都没想到。”

昌妮给自己的头衔,不是“总经理”,而是潮范儿十足的“主理人”,这也意味着她会苦心孤诣地带领湘绣在潮流路上一直走下去。近几年,她们跟不少时尚品牌玩起跨界联名。“今后我最想做的就是跟潮牌合作,碰撞话题,有话题,才能火起来。”她如是说道。

刘坤庭的儿子刘嘉豪则带父亲玩起了抖音,他们的号在平台上拥有不少粉丝,稳居湖南非遗相关抖音号粉丝量的TOP15。

每到开窑,新一批产品出炉时,刘嘉豪还会进行直播带货,因此吸引了全国众多陶瓷玩家。不少玩家还会特地坐飞机、乘高铁赶过来,跟他们一起开窑。“现在周边的民宿、饭店天天打听,你们什么时候开窑啊。一旦开窑,这里就像过节一样,饭不知点了几桌,酒不知喝掉了几瓶。”因为儿子去外地参展,刘坤庭代为介绍道。

赴长的玩家不但能凑热闹,还能私人定制,深度参与到开窑中。因为刘嘉豪革新了柴烧工艺,使得每件作品都有独一无二的印记,这也极大地勾起了玩家们的好奇心。“每件作品的花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不惜等上好几天,心心念念想看自己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刘坤庭介绍道。

记者一听,这不很像现在流行的“开盲盒”玩法嘛,难怪能深受网上年轻人的欢迎。

  李艳向媒体记者介绍创新工艺的湘绣作品。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机遇 平台入局 寻找老手艺变“潮”之道

刘坤庭父子是知名传承人里最早入驻抖音的一批,在平台拥有16.8万粉丝,这一数据距离头部抖主还有不小的距离。对更多的非遗手艺人来说,尚未有精力来运营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这就让平台的助力显得更有意义。

“焕新非遗”公益行动由此应运而生。该行动于今年11月启航,将切实体现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切实培养一批优质非遗人及项目,打造重点案例。通过联动政府、媒体、商家和大众,共同为非遗保护出力,助力非遗产业化进程。

“我们手艺人会做多于会说,所以录短视频、直播有时捉襟见肘,如果有人能帮助我们提升这些方面就太好了。”一位传承人如是说道。

在启动地山东,“焕新非遗”就特地开展了“非遗融媒体培训班”,通过案例分析、现场解题等形式与“非遗人”分享如何借助抖音突破“非遗”传承的瓶颈。

据悉,“焕新非遗”公益行动还将通过一系列扶持计划,切实帮助全国百名非遗传承人及众多非遗项目焕发新的生命力,并尝试集政府、媒体、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借助互联网平台,用商业的力量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承。

“焕新非遗”公益行动目前抖音端话题“抖来show出非遗范儿”已近2亿次播放,更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中造访更多的城市,点亮全国非遗,帮助非遗项目为更多人看见和喜爱。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