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述:绘就新时代长江图景

2022-01-06 09:35:59 湖南日报
作者:孟姣燕 编辑:周怡琳
字号:

“巨龙”长江,在湖南蜿蜒奔流163公里。隆冬时节,这一带水鸟翩翩,百舸争流,气象万千。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方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声声嘱托,催人奋进。6年来,湖南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宽阔大道,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

破旧立新,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眼下,洞庭湖茫茫芦苇荡中,收割机驰骋,芦花飞舞。

在常德安乡县,一块块金黄、光洁、高强度人造板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下线。谁能想到,其原材料竟是令人伤透脑筋的芦苇?

在益阳沅江市,芦苇的嫩苗芦笋加工成清水罐头,已从野菜蝶变成都市人的“湖鲜”。

多年来,芦苇主要用作造纸原料,高峰时洞庭湖周边大大小小的造纸企业有234家。企业废水处理不到位排放河湖,对洞庭湖及其周边的水体产生大量污染。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治理开出了治本良方。两个月后,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作出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指示。

彼时,湖南沿江沿湖地区,过度依靠重化工业和矿产资源“吃饭”,留下大量废水、废气、废渣。

正在爬坡过坎的湖南,掀起了一场壮士断腕、向新而生的自我革命!

重化工企业关停并转!向“地条钢”宣战!

这6年,湖南忍痛淘汰落后产能,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全省查处“地条钢”生产企业24家,涉及粗钢产能约500万吨;关停1000多家非煤小矿山;退出烟花爆竹企业1200多家,化工、造纸、冶炼、钢铁等规模企业5000多家。

“保护动物越来越多,还来了白腹锦鸡。”穿梭密林间,湘潭昭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更雄见证了昭山生态蜕变。

昭山地处长株潭“绿心”,截至2018年,区域内30家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开发保护相结合,昭山镇七星村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5万元增加到如今的4.5万元。

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发展,而是要绿色发展,要高质量发展。

湖南破困局、立新业,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实体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在洞庭湖畔,岳阳巴陵石化己内酰胺整体搬迁改造项目顺利开工,“化工围江”难题实现新突破。

在湘江流域,曾经烟囱林立的清水塘老工业区脱胎换骨,工业遗址公园、保税物流中心和生态公园呼之欲出。

禁渔之后,渔民跨界,从“水上漂”到“网上红”。

2021年,全省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万亿元,同比增长7.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

“三个高地”催人奋进,迈向高质量发展宽阔大道

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湖南两大产业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实力拔尖;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万家,进出口总额持续快速增长……

开局之年,“三个高地”建设全面铺开,湖南交上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给予高度关切。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20年11月,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新发展阶段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湖南省委、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凝心聚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努力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势得到巩固提升;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数量,均居中部第一;信创工程、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近日,在攻克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后,国内首款基于自主碳化硅的汽车“芯”在株洲发布,开拓新能源汽车的广阔“蓝海”市场。

2021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万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科技创新“引擎”风驰电掣。

自2020年9月获批以来,湖南自贸试验区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累计新设企业10981家,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一站一次”办理新模式等一批全国首创成果涌现,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元旦刚过,好消息传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

湖南正积极开展长江流域(湖南段)文物资源调查,持续推进“万里茶道”申遗,保护弘扬长江文化开启新篇章。

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高质量发展大道,湖南阔步向前。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