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畅通聚才路 助推新发展

2022-02-28 11:59:44 红网
作者:双牌县委组织部 编辑:陈小婷
字号:

红网时刻2月28日讯(通讯员 双组工)双牌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立足县域实际,围绕打好“文化旅游康养和竹木深加工”两张王牌,以最优人才政策、最强人才举措和最美人才生态为支撑,积极探索人才聚集路径,有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双牌县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和消防两项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文化和旅游、固定资产投资、信访“三无”县等三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图片

图片

引商引才引客工作站与双牌县数字智能竹产业科技园。

围绕主导产业“聚”

创新引才载体。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招客引流“三箭齐发”,发布引商引才引客小分队招贤令,组建3支“三引”小分队赴江浙和粤港澳一带开展“三招三引”工作。依托乡镇流动党支部建立“三引”工作站12个,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引商引才引客推介会,引进人才项目15个、产业人才94人、人才团队8个。

加强院地合作。围绕竹木产业开发和瑶族古方引子茶开发积极对接2名院士,瑶族古方引子茶荣获湖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省农科院引进古银杏群保护研究人才团队入驻桐子坳,成功抢救濒危衰弱古银杏树7株、复壮102株,实现延长桐子坳银杏叶黄时间7-10天,为桐子坳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0余万元。

突出以才引才。引进以中科院博士夏换领衔的人才团队,建立数字经济云产业园、赋能工坊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习研站科技孵化中心、数字智能竹产业科技园、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等5个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采取以才引才方式引入技术型专家12名、实体企业2家、数字经济型企业35家,“线上+线下”解决就业1.2万余人,年创营业额15亿余元、纳税近1亿元。

图片

长沙高校引才现场。

着眼事业发展“聚”

开辟绿色通道引。根据事业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在长沙、衡阳、郴州和永州设立4个考点,组织4支招才引智团队到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湘南学院和湖南科技学院等高校现场招考并签约,引进教育、医卫、文旅等各类急需紧缺高学历专业人才60人。

着眼实际需要培。与湖南科技学院联合建立文旅人才培养基地,培育文旅产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方面应用型人才105人。瞄准发展竹木加工产业这一定位,在县职业中专开设竹艺专班,并运用数字智能竹产业科技园建立竹艺实训基地,联合培育竹艺加工技能人才50人,为县内竹加工企业输送人才40余人。定向委培教育、医卫、农技等专业技术人才61人,培训青年“双创”人才、农村实用技能人才958人,形成基层人才定量输送、本土增长和良性替补的良好格局。

创新搞活机制用。探索推行“特设岗位、岗编分离”引才机制,设立人才专项编制200个,累计使用42个。开展人才考核评价3次,调整人才岗位7人,有效实现“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一用才目标。

图片

举办驻村帮扶培训班。

图片

优秀乡贤发展的藤茶基地。

面向乡村振兴“聚”

建强一线作战部。宣传引导村民把思想政治好、“双带”能力强的村民选为村干部,该县688名“村两委”成员中,村内致富能手占比55.8%;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占比15.6%。全面推行“导师帮带制”工作,共选聘帮带导师142名,精准帮带学员236人。采取“请上来、走出去”和“田间+课堂”等形式,组织新任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党务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40期5728人次。

培育振兴生力军。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475人。依托永州工贸学校,开展“党建+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6期,培训114人次。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等方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0期,培训2050人次。

选优配强帮扶队。选派228名“素质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三硬干部”,组建77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对73个村和15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择优选派95名科技人才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深入乡村创新创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备案基地8家,完成“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0个,其中双牌高山“虎爪姜”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聚集乡贤增活力。实施优秀乡贤回归工程,建立县、乡两级动态的优秀乡贤数据库,摸排优秀乡贤498人。出台优秀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支持政策,该县已有12家规模工业企业由双牌籍返乡人才创办。充分利用人员春节返乡的契机,以村为单位开展乡村振兴恳谈会等活动,回引46名优秀乡贤返乡创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基地112个,成立各类种养殖专业合作社459个,累计盘活资金7000余万元,其中江村镇乡贤投资2800万元在产业园新建的手袋皮具项目已正式投产。

图片

工人俱乐部。

优化人才生态“聚”

“真金白银”投入。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引进人才给予最高8000元/月的生活补贴和3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给予最高600万元的团队资助。

“保姆”贴心服务。成立全市首个“工人俱乐部”,面向工业集中区20多家企业、近3000名职工免费开放,双牌工业集中区2021年获评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设立人才服务窗口4个,组建人才服务队伍4支,点对点、人对人、随叫随到,为各类人才“一站式”办结住房、落户、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事项182余次。举办引进人才红色教育、人才励志分享会等七大人才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硬核”人才保障。实施“筑巢留凤”工程,建成人才公寓70套,46名人才入住“凤巢”。开展“人才绿卡”实验,推行“泷泊英才VIP一卡通”,27名优秀产业人才享受子女入学免费、就医免费、景区免门票、出行免车票、贷款免利息等“VIP”待遇。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