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词的传承与弘扬
文/张毅龙(湖南省教育厅副总督学)
词,是一朵艳丽的文学奇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无论是传承弘扬,还是创新发展,唐宋以降,从未间断。从我们历朝历代的诗词教育传统,就可见其独特文化魅力。只是期间存在式微式盛。对此,王国维、胡适等已作了基本的判断和划分。作为党和国家意志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出台后,这给我们国家文明程度缩影的文化界、教育界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的要求。站在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时空轴线上,词怎么传承发展? 作为文化承命之士的当代教育工作者在此进程中担负的任务和努力的方向怎样? 怎样具体努力?诸如此类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今作刍荛献,以供速览、检视、探讨,并期共同促进这一文体的进一步弘扬发展。
一、氛围空前。这是我的基本判断。依据为:一是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已有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的规制体系和运行机制,并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1-12年级部编版教材就收录了208首古诗词。这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基因。”涵养着炎黄子孙的文化自信,开启我们的心智,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既完善了人格、培养了情操,又有效促进了词的传承、赓续。二是央视勇担使命,其综合频道举办的《中华诗词大会》推波助澜,掀起了词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各种大赛活动此伏彼起,日益兴盛,进一步彰显了词的永恒魔力与时尚性。三是有识之士积极作为,各地各种诗词群团、民间组织和媒体的组建,如雨后春笋。这样一些无边界的形态,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现实生活。各方的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良性联动,氛围的营造、浓厚又使得社会大众对词越来越感兴趣,并参与到词的传承发展中来。同时,通过这些平台,激发了更多的创作行为,也发现、培育了难以量化的爱好者,产生了海量的词作。这是以往不可比拟的。
二、基本要素。不忘本来,才有未来。没有传承就不会有发展。词的传承不是泥古,而是因其意象、节奏、独特的语言和完整的结构,因其回旋往复、空灵飘逸的韵律美和音乐美,因其可表达精深微妙的情意,可诱人想象和联想,使人领悟其深层意蕴,因其具有历久弥新的理念和价值。
我们谈传承,务必要下一番有如推广普通话或学下棋的苦功夫。填词,从我的体悟来说,隐约触摸到以下要素。一是作者。词源于人的生活。一个正常的人,无论是乡野草根还是学界精英,只要广泛涉猎,特别是善于学习各种人文典籍,具备一定的词学基础,能贴近生活,有广泛而深入的生活情趣,有深刻而丰富的感知能力与经验,敢于亮出自己的内心,皆可成为词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二是题材。在我看来,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国际国内、天上地下、历史的现状的、有形的无形的、苍生社稷等万事万物皆可入词。当今中国,日新月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新技术条件下的媒介融合发展,可歌可泣的丰富信息是可全方位地满足人们对题材的诉求,就看我们有没有敏锐的感觉和诗心。三是立意。词是表情达意的,是通过规范的语言艺术,在个体经验基础上对人、物、景、事的自然表达。填词是有感而发的,是诗性与智性的交融,也是给人阅读、传播的,必须立好意,加好工,切忌无病呻吟、故作高深、低俗无聊、哗众取宠。否则,即便平仄韵合规,也只能算玩文字游戏,甚或是对词的亵渎。其意是检验词作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准。好的词作一定是根据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题材,运用比拟、象征、通感等修辞手法,融入诗性元素,选定词牌而就的,遣词造句切忌丽词堆砌或大白话,要赋予时代内涵,须体现尊严、底线、道义、良知等,是积极向上的,符合现代社会语境、审美风范和价值标准,要使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刘禹锡“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就道出了与时俱进之理。意象的营造、情感的表达,须尽量着眼真善美、在传承中弘扬,在发展中弘扬,着眼守正创新、培根铸魂,以致自然升华。词求雅洁,耐人寻味,使人追求灵觉、神韵。四是风格。词是个体生命和语言揉合的展开。人们通常将历史上的词作分豪放、婉约两派。是否只这两派,限于学识,不好妄言。但由于这社会不是克隆人的社会,人各有体,禀赋不同,每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都有个体差异,都有其独特的领悟与实践,其表达手段或技艺、易感特征难以简单区别、划分。相由心生,词为心声,自然风格各有不同。归类是化异聚同。聚同只能呼应大众的普识,但不好通用。如果硬要从情感基调来划分,我想也不至于只有两派。潇洒悠闲、风趣幽默、含蓄深沉是否可与雄壮豪迈、婉约哀愁相对应?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真正优异的词作都是创作者个体生命经验的呈现,美妙无比,味道十足,不可复制。也许,我们在承认认知差异基础上再求同存异会更好。所以,填词风格不能拘泥于是豪放还是婉约,在这里我套用齐白石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亡”,最好是自我接地气、经淘洗、有情感的个性表达。
三、领悟笃行。词的发展离不开填词大众的不懈努力。在各级各类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只要你热爱,有意用心,普罗大众都可尝试。从“为人性僻”的我的实践来看,学习填词,有以下体悟。一是掌握词的基本规则。词的基本规则,每个词牌的正体、变体、字句数、平仄韵、对仗等是基本元素要求,也是基准、铁律。掌握这些最基本的要求,需要广泛阅读,尤其需要阅读、了解、认识、理解、掌握一些词的基本的工具书,诸如《佩文诗韵》《笠翁对韵》《钦定词谱》《白香词谱》《中华韵典》《宋词正体》《今词达变》《唐宋词格律》《龙榆生词谱》等,才能把握公认的标准。此所谓“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同时,可找一些诸如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周邦彦、韦庄等历史名流词作的书用心读一读,如《花间集》《绝妙好词》《宋词三百首》等达至可背诵,并从中体悟,走进先贤心灵,也许对规则就慢慢地了然于心,融合贯通,以致熟练运用。二是反复钻研经典解读。《论语》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要提升自身词素养,最好找《人间词话》《蕙风词话》等读一读,并做到以敬畏和审慎的态度,边阅读边思考,填词的灵性也许会昭然若揭。读上述两类书,切忌急躁,务必静心、潜心,最好是边读边做笔记,把规范、样本和方法进行对照方能较为准确理解。此所谓将厚书读薄。这样读的效果将是深刻而持久的,可快速地提升我们的填词能力。三是敢于动手。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经过持久的训练,自然会得心应手,进入一定层次。只要精敏、有灵感,即以心感物,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填词,展现事物的形象特征,并融入优美意境。如能恰当用成语或典故,更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这有如骑车开车,只是个技术活。但得有法,即所谓未雨绸缪、积在平时,转识成智,熟能生巧。填词是个欲罢不能绵延不断永无休止的过程,虽“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毕竟得“踏破铁鞋”。正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即使初填下来不理想,只要保持对丰富多彩生活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思考,通过比照词牌平仄韵,反复推敲、检测,再予完善,可达量质齐升,甚至能有吸睛动心的魅力。
以上是我回首的来时路。
近些年来,我业余致力于词的创作并发表。有人不解,我学的是教育学,从事的是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平时事务繁重,基本没有时间创作。为什么还这么努力?这是我的心愿。由于兴趣、能补心气神,少染紫陌红尘,或不群涵养,我的词作都是在心静中挤零碎时间完成的。我几乎在实践禅宗马祖“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座右铭。因为热爱,所以勤于学习;因为执着,所以坐得住“冷板凳”。随着词作不断发表的激励,又进一步提升了我的素养。虽然我的词作很幼稚,与流畅、圆融、韵味的要求尚有云泥之别,但毕竟有如幼儿学步,能跌跌撞撞走起来了。这一过程,我领悟到了词这一文体的美妙珍贵,也有如幽灵一般融入了我的生命。基于此,词也无限扩展了我的感知面,我将这些美妙感知写下来,虽是自娱自乐,但也不无勇担社会责任的自觉,希望尽份心,加薪助燃,趋同奔涌,让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进一步火起来,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事关薪火相传、燎原繁衍的事业中来。
(《词林咏唱》摘自[跋] 张毅龙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