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玉先 陈珉颖 长沙报道
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为什么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当下的难点与重点分别是什么?湖南又该如何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为此,红网时刻新闻特邀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商业经济学助理教授李振国,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一级调研员左宏,为您解读背后的深意。
记者:为什么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张建平: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当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要通过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设全国的统一市场。强化市场的统一性是我们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市场体系其实早已超越了国家统一市场的范畴,已经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或者巨型自贸协定在走向区域一体化的大市场,比如说欧盟内部的统一大市场,比如说南方共同市场,它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市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现在的商品流通已基本上按照市场需求在进行。同时,我们也达到了人均GDP1.2万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目前我们需要建立以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所以,无论是从中国内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从推动双循环战略的实施,都意味着中国需要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消除阻碍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及那些有形和无形的市场障碍,让我们的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和最佳配置,我们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新发展理念才能够真正落实到位。我们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低碳绿色发展的这些目标,也都依赖于一个高效的一体化的大市场。
张文朗: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正面临本世纪以来第二次增长动能大切换:人口红利渐行渐远,金融周期步入下半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传统上,地方政府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但也伴生了制度规则不够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未完全发挥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经济体的增长潜力。
《意见》提出五大工作目标,指向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营商环境公平透明可预期、降低交易成本、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全国统一大市场一方面从需求侧提升了科技创新的激励,另一方面也从供给侧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李振国:基于国内和国外的现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有它的必要性。
国外的疫情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相对稳定,但依然有小部分地区受到疫情干扰。从经济方面来看,国内与国外的联系也因复杂的政治因素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先将国内市场理顺、做好,以此来抵消一部分因为疫情和外部不确定因素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把国内市场和内循环做好做顺,现阶段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目前国内各城市和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保护,各城市与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有效的这些不正当的监管和干预去除,让市场在更公平更高效更透明的统一监管下更高效的运转。
这不仅对供给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记者: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难点和重点分别在哪些方面?
张建平:由于中国省份众多,每个地方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不一样,随之而来的营商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也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省份、城市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着有形无形的政策和行政壁垒妨碍公平竞争。某些地方可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外地产品和服务的排斥,以及保护本地产品和服务的潜规则明规则。这些都妨碍了公平竞争,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
比如:人才的自由流动会因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社会服务等因素的地区间差异受到阻碍。
在目前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通过资本、技术,还有人才的高效流动和配置去实现创新,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李振国:目前国内发展程度并不一样。某些欠发达地区相比发达地区而言,竞争力较弱,只能依靠某些地方政策或行政规范限制外来竞争,保护本土经济主体,促进本土经济发展。应该怎样去帮助它们提高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需要考虑很多内容。比如信息的流通。信息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一环。要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统一的大市场势必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科技信息、生产信息的流通,这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大多数人认为敏感信息的流通会给自己的企业或者所在区域造成损失,会引来激烈的竞争等。针对这一情况,怎么制定统一的标准,建立统一的监管,是需要时间研究和讨论的。
其它如金融领域、地产领域,还有监管领域,期货市场等,都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监管。
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认为找准切入点是比较重要的。比如公共采购,国家对此已有比较成熟的规范和监管,那么就按照已有的内容来。先将已有较成熟规范和监管制度的领域运行好,再以此为抓手覆盖其他领域。
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研究,还需与各方做大量的沟通,建立各方都能认同的一些监管手段,以及质量标准。
记者: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地方经济有什么影响?对民众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李振国:以大湾区为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肯定能最大程度的激活区域经济的活力。
现在澳门特区与湾区其他城市间的交流,就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同的城市准入要求和政策不一样,每一个城市与城市之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因为规则和标准不同带来的问题。统一大市场建成后,所有的规则都统一了、透明了。某个企业在湾区某个城市完成注册、审批等一系列程序后,基本上就能够按照相同的标准在湾区其他城市进行运营和相关操作。
张建平:老百姓的生活是需要消费的,买不同的商品,接受不同的服务。如果一个市场的商品流通或服务范围可以跨越行政区域,消费者就有更多的选择。通过市场竞争,老百姓还能得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而行政壁垒或市场壁垒都会使得商品和服务不能够自由的流动,那么我们的选择范围就会大大的缩小。
目前,中国正处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标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还非常注重性价比。这种消费需求如果要转化成有效需求,就依赖于我们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依赖于公平竞争。如果是一个分割的,非一体化的市场,那就意味着消费者的选择无法激励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记者:湖南该怎么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左宏:湖南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要重点在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在“软”上下功夫。强化市场基础制度是建立统一大市场的首要任务,制度建设是真正的软实力。近年来,湖南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获得国务院办公厅肯定并先后六次推介相关经验,这些都为“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提供了基础,湖南还要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不断完善市场制度,形成“湖南方案”。
其次,在“硬”上夯基础。湖南作为中部腹地,已成为全国大市场的中心区,以湖南为中心,加上周边四省一市一区,人口近4亿,“三小时高铁交际圈”覆盖的市场至少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因此,湖南是全国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核心区,要加快构建“三纵五横”综合交通大通道,打造中部高标准市场集群,形成空、铁、水运国际化高标准流通枢纽。
最后,在“试”上见成效。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意见》的六大任务之一,而湖南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例如浏阳“三块地”改革、科技创新改革、长株潭金融改革综合试点等等,都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当前,要积极争创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湖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