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掐?互洽!丨强省会之春③

2022-04-25 15:17:10 红网
作者:杨斌 编辑:彭笑予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斌 长沙报道

强产业,是“强省会”的有力支撑。而产业协同,是发展区域经济中,破解市州左右“互掐”之虞,实现全省上下“互洽”之实的必要手段。

正如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省委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上所说,长株潭都市圈建设要树立带全省意识,实现以点带圈、以圈带面、牵动全省;共同树立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意识,增强省会和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市场主导力、世界影响力。

显而易见,做大做强长株潭都市圈,发挥其引领作用,对湖南实现“强省会”战略颇为关键。而产业协同,将在市场要素配置下,对上述战略发挥核心战术作用。

战术一——产业相“链”

“强省会”战略,可视作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地方版。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根本靠高质量发展,关键靠统筹协调。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强调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加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加注重资源均衡。

那么,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协调发展?核心在于推动政府与市场合作互补,让人口由相对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资金由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流动,在宏观层面促进对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这方面,兄弟省市有成功案例可资参照。如广东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北粤西产业一体化发展,江苏南北共建合作园区,推进飞地经济发展,国家引导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等等。这种“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的协调发展模式,已充分展示了其优越性。

产业运行的强弱,事关一个地方产业发展的成色。产业强不强,不仅要看一个地方企业的数量,更要看这些企业的质量,看这些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作用,看产业链条的活跃程度。

强产业运行,如何布局产业显得尤其重要。要着力摒弃贪大求多求全的观念,重点围绕全省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在招商引资、重点扶持等工作上持续发力,紧盯补短、强基、挖潜,推动产业上下游加快补链、延链、强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具有良好发展生态的现代产业集群。

放眼全省,产业协调、科学布局已有雏形。如长沙,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先进储能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智能终端和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到2026年力争形成3个两千亿级产业。

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5个市州,以及永州市江华县、江永县,共44个县市区的广大区域,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如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将张家界市建成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将湘西自治州打造成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目的地,整合雪峰山地区旅游资源和品牌,推出国际山地徒步旅游区。着力实施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湘鄂渝黔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旅游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市(州)、旅游精品景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打造张吉怀、沪昆、渝长厦高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畅通联接老司城—武陵源—崀山—桂林世界遗产旅游走廊,构建武陵山国家旅游风景道和大湘西精品旅游生态圈。

相“链”,不必拘泥于省内。如扩大湘桂琼合作,加强骨干通道衔接,深化大湘西与北部湾地区在东盟国家物流产业园、多式联运、国际中转运输等方面合作,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北部湾经济区,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打造怀化、邵阳、永州经广西、海南至东盟向海经济走廊,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

战术二——产业相“迭”

资本市场上,一些权重个股起到表率作用,权股不发力,大盘很难有起色。同时,针对业绩不好、没有潜力的个股,也有退市机制。

同理,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迭代升级也是必然。在推进强省会战略过程中,落后产能、效率低下的产业将会不断被新产业迭代,以实现整体升级转型。

强省会战略,对产业是一次最好的检测甚至洗牌。在协同发展中,唯有做到差异化成长,自动补位、站位,才能实现共赢、多赢。

此外,做强省会大市场、大平台,优势产业将带动产业链配套,最终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和各市州区域链 “多链协同”,释放强省会的巨大带动力。

如长沙高新区,聚力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1个首位产业;围绕工程机械,打造1个优势产业;围绕生物医药、先进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北斗(航空航天),打造3个特色产业。

长沙经开区,充分激活自贸试验区最大区块功能,加快打造装备制造业高地,为园区二次创业、勇攀新高蓄势赋能,主动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发挥“一城两港三中心”等创新载体作用,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科技含量,加速推动园区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以原地倍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三一无人电动化、上汽大众新能源、山河工业城(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大建设推动产业大发展。

这里面,长沙高新区充分利用既有优势,依托长城总部、湘江鲲鹏、CSDN等行业龙头,加速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做大做强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产业;

同时,凭借区域内行业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优势,调优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特种机械、专营工程机械等细分领域,着力打造千亿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长沙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贡献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新标杆;

依托三诺生物、圣湘生物等行业龙头,聚焦诊断仪器和诊断试剂,培育“隐形冠军”,挖掘潜在优势;

联手长远锂科、巴斯夫杉杉、桑德新能源、天际新能源汽车等骨干企业,聚力打造从储能材料到汽车芯片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实现关联产业的提质升级。

……

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找准了自身的优势,集中培育一批优质企业,朝着朝阳赛道奋进,就能够推动人才资源、科技资源、金融资源等发展要素的聚合,打造省域发展引擎,为湖南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点。

新时代赶考路上,以长沙为代表的急先锋,正以项目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强省会”战略的时代答卷。

9f20289559d242adbe761e1f0d64513f.gif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