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这儿的十余万人口,竟与大理人是“亲戚”!

2022-05-03 10:15:53 潇湘晨报 编辑:秦舷
字号:

在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脚下,桑植白族在这里聚居多年。据桑植县网信办,截至目前,桑植共有芙蓉桥、洪家关、马合口等5个白族乡,白族人口10余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3.4%,占全国白族人口的10%。

4月23日,走在桑植县城,背着背篓的妇女正慢悠悠地踱步在街道上。面容天真的孩子无忧无虑,追打嬉闹。拐进街角的老年大学,能看到一群“学生们”正手持扇子学习健身跳舞,谷利民正在三楼举着手机,拍摄他们练习舞龙的场景。

谷利民今年79岁,白族人,是桑植县白族协会的秘书长。虽然年近耄耋,但老先生腰背挺直、声如洪钟,说话慢条斯理、思路清晰。当地人尊称他“谷老师”——研究桑植白族历史和习俗多年的谷老师,对桑植和大理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谷利民正在讲述桑植白族的历史

三大姓的由来:白族先民从大理迁徙而来

谷利民是桑植县白族协会的秘书长。记者见到他时,他正专心致志地摆弄手机,拍摄正在教室里学习舞龙的老年大学学生。

在办公室里,谷利民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参与编写的书籍:《湖南白族传统文化小百科》《白族教育史》《桑植白族博览》《桑植白族人物》《湖南白族研究文集(2009-2019)》《桑植白族民家腔口语词典》等等。

△谷利民参与编写的书籍

谷、钟、王三个姓氏是桑植县白族的主要姓氏。这背后的故事,谷利民已经了然于心,并且向许多人诉说过。但谷利民并未表现出一丝倦意,仍带着极大的兴趣,向记者绘声绘色地介绍起来。

追溯到宋末元初,当时南方战乱,由许多云南大理白族青年组成的“寸白军”随军东征。数年后,一部分寸白军顺利返回故乡大理;但长江流域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无疑是天堑,许多“寸白军”滞留在此地。桑植的白族始祖谷均万、王朋凯、钟千一等人先是流落江西,在往西行进、经过现在的桑植县时,发现这里气候宜人、适合居住,便在芙蓉桥、马合口等地安定下来。

“所以我们桑植白族,最多的姓氏就是谷、王、钟。”谷利民说。

而大理白族与桑植白族的渊源是怎样被发现的呢?原来在上世纪50年代初,老家在桑植老红军谷佑箴在云南工作、生活多年后,渐渐发现桑植“民家人”在宗教信仰、语言、建筑风格等许多方面与大理白族似乎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于是,他向家乡有关部门建议,调查“民家人”的族源。

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专家们考证各种史料、走访两地体察民俗民情后,认为桑植“民家人”就是云南迁徙过去的白族。

而谷利民本人也多次去过云南大理。他依然记得自己1990年第一次去到大理时的场景:“乡情是说不清楚的。我们(指桑植白族和大理白族)在语言、风俗习惯等等方面,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这让我感到非常激动。”

在讲述中,谷利民多次使用了“我们”来指代桑植白族和大理白族。

从服饰到建筑:“说不清的乡情”

据谷利民介绍,桑植白族的传统服饰沿袭了大理白族的特点,将“风花雪月”元素融入服饰。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服饰也以白色衣服为重。谷利民说:“在白族心里,白色是光明、纯洁、美好的象征。”

△桑植白族的传统舞蹈

据他介绍,通过观察桑植白族的建筑风格,可以看见一条桑植白族的民族融合道路。“大理白族民居一般是坐东朝西的,这和当地前有苍山、后有洱海的地理特征有关系。”在造型设计上,大理白族民居一般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主要以大理石为材质,白色为主色调。

“大部分大理白族民居的特点是‘三坊一照壁’,其中‘照壁’是最讲究的。”不同于传统汉族民居放置在院落里的照壁,白族民居的照壁除了有装饰的作用,还能围合院落、反光照明,上面题写家风家训,是一户人家身份地位的象征。

△传统的白族建筑(网络图片)

而在桑植落脚的白族居民,对老祖先的房屋进行了改良。“桑植的降水量、湿度都很大,这一点与大理完全不同。”谷利民介绍道,“我们的先民因地制宜,去掉了传统大理白族房屋设计中的照壁,让房屋前面可以空出一篇区域晒粮食,这样屋内的光线更充足、也更温暖、干燥。”

而有些傍水而居的白族人,借鉴了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设计,房屋形式更加多样。谷利民说,桑植白族先民之所以能够在这片土地扎下根来,不仅归因于先民们的勤劳、智慧,还要感谢当地的苗族、土家族、汉族等人民的宽厚、包容。

在同样被季风吹过的白族聚居区桑植和大理,白族人民繁衍生息,彼此守望。与谷利民一样,在桑植白族人的心中,大理永远有着特殊的地位。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