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丨六张红军纸币和半筐红薯的故事

2022-05-11 11:52:14 红网
作者:陈志军 编辑:王杨
字号:

图片10.jpg

陈树湘烈士纪念馆征集收藏的六张苏区纸币。

道县陈树湘烈士纪念馆收藏着六张有些破旧的纸币,上面印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字样,“伍角”的一张、“壹圆”的五张,这是纪念馆在道县四马桥镇陈杨村何俊全家征集到的珍贵文物。这些纸币虽然破旧,但背后的历史故事却历久弥新、感人肺腑。

图片11.jpg

陈树湘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在何俊全家开展文物征集活动。

1985年8月,道县四马桥州子山村(今四马桥镇陈杨村州子山自然村)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水灾,整个村子被洪水浸泡,村民不得不整体搬迁。1986年,村民何发明拆迁自家旧砖房时,发现墙缝中有几张破旧的旧钞票,面值有一元和五角的。何发明便将旧钞票交给父亲何俊全和当时已82岁高龄的奶奶杨开娥确认。经辨识回忆,杨开娥告诉家人,这是当年红军长征时路过他们家,买红薯留下的纸币。

时光回到1934年12月,陈树湘率领的红三十四师完成“湘江战役”的殿后掩护任务后,因湘江已被敌完全阻隔无法过江,只好转战湘南打游击。在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堵截下,红三十四师将士所剩无几。其中一股红军冒着严寒由道县四马桥经州子山村往社头(今四马桥镇社头村)方向转移突围,准备翻越赖子山进入宁远九嶷山打游击,战士们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在经过州子山村时,来到了村民何庆昌家准备买点吃的,由于当时国民党搞白色恐怖,保安团到处抓人,严禁村民收容、支助红军,谁通共就杀谁头。何庆昌和妻子杨开娥实在不忍心看到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忍饥挨饿,顶住被发现杀头的危险,偷偷地将家中仅有的大半筐红薯拿了出来。红军战士问红薯要多少钱,何庆昌、杨开娥夫妇说:“你们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吃几个红薯不要钱。”红军战士坚持要给,二人拗不过只好收下。因担心被国民党敌人发现,何庆昌、杨开娥夫妇把钱塞在了墙缝里。何俊全当时年仅5岁,对当年的记忆较为模糊,不过记得红军是烧了几捆稻草把红薯烤着吃的,因为非常饥饿,有些红薯甚至没烤熟就被连皮带肉吃了。为躲避敌人,当天晚上何庆昌夫妇还带着红军战士在他们家的地窖休息。红军战士为了不连累何庆昌一家,于次日凌晨天蒙蒙亮就匆匆上路离开了。

微信截图_20220511113447.png

杨开娥老人和她曾获得的省妇女模范军属代表证。

杨开娥深受这段历史影响,一直勉励全家人要向当年红军学习,做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杨开娥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妇女干部,1952年还当选为省妇女模范军属代表。1951年为响应党的号召,杨开娥毅然将大儿子何俊全送到部队千里迢迢奔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何俊全受母亲杨开娥的家庭教育影响,参军后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勤学苦练成了一位神枪手,因军事训练中表现突出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还当了副排长。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何俊全留在朝鲜参加了和平建设,直到1957年复员回家,他又立即投身家乡建设陆续担任公社企业厂长、公社武装部长、大队支书、公社林场场长等多个职务,为基层建设贡献了自己大半辈子的青春。现何俊全老人已94岁高龄,有着70年党龄的他从未忘交纳党费,还坚持参加村里的党员大会。何俊全老人一谈起红军纸币的故事就十分激动,滔滔不绝仿佛有讲不完的话,他常念叨:“陈树湘真是一位红军好师长呀,可惜就牺牲了。”何俊全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曾特意赶到陈树湘烈士纪念馆瞻仰祭拜陈树湘师长。2007年和2009年,何俊全想把两个孙子送去当兵,因故未能成行,成了何俊全老人的遗憾。值得老人欣慰的是孙子何昌峰上大学后勤奋上进,多次被评先评优,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21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微信截图_20220511113509.png

何俊全老人、志愿军部队颁发的先进工作者证书、抗美援朝勋章。

历史的烟云逐渐消散,“湘江战役”虽早已远去,但留下的革命故事穿越时空,愈发生辉。时隔88年,这几张残旧发黄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钞重见天日,它见证了当年陈树湘和他带领的红三十四师红军将士严明的纪律作风。他们不强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白吃群众一粥一薯,这种纪律严明的作风和一心为民的情怀必将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作者陈志军 系道县陈树湘烈士纪念馆副馆长)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