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一场缅怀袁隆平院士的田野音乐会在隆平稻作公园举行。(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风吹稻浪是您,灶前米香是您,怀念您,袁老!”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去世一周年的日子,在隆平稻作公园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纪念活动。
袁隆平院士曾经说过,“除了科研,最爱的是音乐”。他认为小提琴能演绎出“最能触及灵魂深处的声音”,音乐是陪伴他一生的温暖。当日,隆平稻作公园以一场田间音乐会,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思念和缅怀。
2018年12月,经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名授权,长沙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流转土地创建了隆平稻作公园。
俯瞰隆平稻作公园。
服务科研的“平台”
长沙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媚介绍,最初是打算在明月村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当地乡村振兴。
“后来经过调研发现,这里很适合作为水稻展示基地。”李晓媚说,明月村的区位优势,以及前期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了她很大的信心。
隆平稻作公园从明月村的村民手中集中流转土地,将其建设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再将这些优质农田分别提供给不同的科研机构、水稻专家等单位和个人用于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及展示等。
“形象地说,我们就像是一个物业公司。”李晓媚介绍道,哲农农业有自己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可以根据不同的科研单位、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私人定制”。
2018年袁隆平院士为隆平稻作公园亲笔题词。
除了科研数据的采集及必要的田间实验,普通的耕种作业工作都可以由哲农农业“代理”。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科研成本,提高了科研效率。
目前,已有16家科研单位在隆平稻作公园拥有试验田。
隆平稻作公园水稻覆盖面积超过1000亩,正日益成为向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种业企业、育种专家,提供集水稻新品种展示、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及推广于一体的大型试验公益平台。
公园里的标志性景观。
水稻展示的“擂台”
如今,这里不仅是一个田园综合公园,还成为长沙“种业硅谷”的水稻展示基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水稻核心展示基地、中国种子协会和湖南省种子协会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展示基地。
目前,每年有数百个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在隆平稻作公园向全国乃至全球展示。而这些在隆平稻作公园展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并不局限于“湖南产”。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在其“2021年水稻展示评价品种目录”中发现,来自广东、浙江、湖北、安徽、江西等多个水稻产区的企业均在隆平稻作公园进行展示。
这里是中国隆平种业硅谷示范基地。
而每年的“双新展示”会吸引农业企业、种粮大户、种子经销商等近十万人前来参观、洽谈。
“以前,A企业的水稻在A地种,B企业的水稻在B地种,我们这里,A企业和B企业的水稻可能是挨着种的,这样就天然形成了一个‘擂台’。”长沙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俊文笑着说,以前袁隆平院士曾给湖南省种子协会题词“有种你就来”,现在隆平稻作公园就有点这种感觉了。
隆平文化的“讲台”
虽然隆平稻作公园在以务实的方式传承和发扬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助力种业发展,但黄俊文和李晓媚却始终觉得,差了点味道。
“虽然顶着‘隆平’两个字,但公园里缺少隆平文化元素。”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方志辉一语点破。
方志辉所著的《稻可道》《非常稻》记录了大量关于袁隆平院士的故事。
方志辉是袁隆平院士的学生,跟随袁老师数十年,一直致力于隆平文化研究,先后著有《稻可道》《非常稻》《十年一探》《七年马义奇》等多本文学纪实书籍,记录了大量袁隆平院士和中国杂交水稻推广故事。
李晓媚和黄俊文商议后,聘请方志辉为隆平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加入隆平稻作公园的建设中。
在方志辉的出谋划策下,一批具有鲜明“隆平符号”的文化景观在园内拔地而起。
“其实,隆平文化也是农耕文化的一种延续。”方志辉的这个建议催生了隆平稻作公园的另一种出场形态,成为向年轻人、孩子们传播农耕文化的“讲台”。
5月22日,孩子们在田野里合唱,缅怀袁隆平院士。
隆平稻作公园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研学课程,插秧、割稻、抓鸭、做饭,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和学习农耕文化之美,了解和领悟民族发展之源。
“园里不但有各种水稻的‘明星’品种,有彩虹一样的五色水稻,还有比人还高的巨型水稻,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更直观地了解袁爷爷故事,实现他的‘禾下乘凉梦’。”李晓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