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石门7月1日讯(记者 唐小婷 覃瑾杰)近年来,石门县积极推进宜机化改造,推进农田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打通农机进田“最后一公里”,让昔日的“巴掌田”和荒废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在秀坪园艺场的柑橘园内,一台台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正在进行除草作业。整齐划一、田路相连的层层宜机化农田上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秀坪园艺场秀山村村民 程峰兰
原来只有人工除草,现在的机器可以直接下田,一台机器(每天)可以搞一百多亩(草),相当于五六十个人工。
谁能想到,这里过去曾是土地弃耕抛荒,浪费严重;土路交叉错乱,不成体系;设施功能不全,环境堪忧。直到2018年,合作社对当地1500亩土地统一进行耕种、管理,大力推进宜机化改造。现在的秀坪园艺场,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利于各类型大、中、小农机耕作,降低了耕作成本、增大了产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美好前景已然在望。
石门县农机事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龙贤民
通过宜机化改造既能够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务用工,减少生产成本,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同时,也大幅度的促进了土地流转,解决了抛荒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秀坪园艺场只是石门县农田宜机化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2020年石门县确立为全省第一批宜机化改造试点以来,目前全县已完成果园宜机化改造任务三万多亩,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区域外的机耕道500公里以上,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石门县农机事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龙贤民
我们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全县近三分之一差不多20万亩的改造任务,其中柑橘每亩生产成本降低400元以上,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真正实现农地增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