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漂亮大气,管理精细,是农村孩子之福,希望其他县(市)向新邵学习。”7月14日上午,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红梅一边参观新邵县大新镇中学,一边对参观大新中学的周边县市负责教育管理人员如是强调。
为有效推进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切实改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当天,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新邵县召开。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许红梅主持大会。
该校是镇级寄宿制学校,服务半径达6.5公里。 该校漂亮的校园,规范的管理,尽显浓浓的关怀。拎包就住的教师周转房,放飞心情的憩园,1人1铺独立卫生间的学生宿舍,还可以锻炼身体的女生宿舍,处处彰显魅力大新,最美教育。在这里,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一名教师关爱三名留守儿童,破解了关爱瓶颈,筑牢留守儿童关爱堡垒。
在这里,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学校有针对性地创办“双减下课外活动”,设有音乐、美术、书法、乒乓球、篮球等12个兴趣班,打造“一生一特长、一校一品牌”的农村优质学校。“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都能找到成长的坐标,都有出彩的机会。”该镇教育督管办主任王向斌心满满地说。 对此,代表们给予肯定,称赞其是农村学校的榜样。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该校教师以学生为圆心、以校园为半径,努力把教书育人这个圆画得圆满。目前,该校学生宿舍已住满学生,达到最大容量,体现出集中办学和寄宿制的优越性。
该校紧紧围绕“吃、住、学、乐”四个方面开展寄宿制建设和管理工作,陆续解决了路途遥远和家庭困难学生的住校问题,减轻了学生家长租房等方面的经济负担,方便了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该校全面加强住校学生管理,落实宿管人员、安保人员、教师对住校学生的24小时“无缝隙”安全监管责任,保证每一个住校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同时,建立了住校学生一日常规,保证其在一天之中有学习、有娱乐、有劳动、有休息。良好的住宿条件、规范的管理,使得许多家长主动送孩子住校就读。“还是学校好,吃住都解决了,老师又负责,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一位学生家长感慨地说。
当天下午2点30分,市、县(区)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教育局负责同志及相关科室负责人齐聚会议室,共同分享全市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管理经验,共同商讨谋划下一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管理及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大计。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进一步抓好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温馨优越的育人环境,真正把寄宿制学校建设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惠民工程、学校办学的示范工程、留守儿童的关爱工程、教育发展的标志工程,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再创新佳绩、再上新台阶。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教育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高度敏感性和现实紧迫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自觉切实增强做好两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要对标对表、履职担当,坚持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不走样,全面提升全市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把握关键、坚守底线,严防学生溺水、电信网络诈骗,坚决遏制侵害未成年人等行为,打赢学生安全持久战,助力邵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据悉,“十四五”期间,邵阳市规划建设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185所,在2025年实现全市每个乡镇建成1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重点改善好学生宿舍和食堂的就餐条件,确保就寝学生一人一床,就餐学生一人一位,实现乡镇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的达标配套。同时,改造升级网络环境,强化数字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全覆盖,实现学校信息多网融合互联共享。
通过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保障教育经费、全面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社会效益有效凸显,弥补了农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短板,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新邵县在县级财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牢固树立“举债办教育”“穷县办大教育”的理念,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9+3”计划、“4+2”突破工程和“全面改薄”工程等,围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目标,全面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举全县之力推动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该县采取“抓布局规划、抓资金保障、抓规范管理、抓资助惠民”的“四抓”措施,推动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积极动员家长送孩子到校入住,对住校生实行24小时“无缝隙”管理,严格执行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家庭解决实际问题。
短短几年,新邵县完成了由农村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华丽转身,实现了寄宿制教育从“量变”到“质变”、从“低速”到“高速”的转变。据悉,新邵县共有寄宿制学校37所,入住学生超2.12万。寄宿率达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