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这十年 奋进新征程|桃花源里换新颜 宜居常德谱新篇

2022-07-27 17:09:09 红网常德站
作者:黄刚 编辑:朱志姣
字号:

1322.png

常德城市风貌。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黄刚 常德报道

桃花源里的城市、宝藏城市、宜居宜业、幸福之城……

2013年,常德市启动城区“三改四化”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常德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8年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中国美丽山水城市;2020年,装备制造正式成为常德首个千亿产业;2021年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2022年,常益长高铁即将通车,常德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常德这十年,铆足了劲,风雨兼程,收获不断。如今正阔步进入“高铁时代”,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一幅大美水城新画卷正展开。

产业转型升级,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常德高新区.jpg

常德高新园区。

“今年1至6月企业实现产值5900万元,全年预计产值1.2亿元。”盛夏时节,湖南沃晟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派繁忙。走进企业生产车间,板材激光切割机、精密数控板料校平机、机器人激光焊接工作站……一台接一台的智能生产设备令人目不暇接。

企业负责人朱四文告诉记者,中联建起的龙头带动给沃晟凯科技发展提供了舞台;常德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区,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平台。“有了好的舞台,好的平台,我对企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这十年,也是常德飞速发展的十年。

十年来,工业发展形势喜人,在“十三五”期间更是实现了从烟草产业的“一枝独秀”到烟草、生物医药、文旅康养、装备制造等等齐头并进的“春色满园”。

金康光电生产车间 罗勇摄.jpg

常德园区企业车间。

如今,常德高新区以“中联建起”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津市高新区以“溢多利”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桃源高新区以“龙行天下”为龙头的运动用品产业,初具集群雏形。去年,常德非烟工业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2%,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等11条新兴产业链产值增速超过30%。

从2012年到2021年,常德地区生产总值从2038.5亿元增至4054.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06.7亿元增至20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38.8亿元增至1633.8亿元。

下一阶段,常德将聚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烟草、数字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千亿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城市迭代更新,从“臭水难闻”到“游船玩水”

45.png

常德穿紫河。

“城市更美、街道更整洁,水更清了,我们还搬进了新房。”十年来,市民王小平感受着常德城市的变化。

回应民生关切,常德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盛夏傍晚,夕阳西下,来到常德市穿紫河畔休闲娱乐的市民渐渐多了起来,观光的、散步的、遛狗的,好不热闹。华灯初上,沿岸商业街流光溢彩,如同城市的一根“金腰带”。

然而,早些年的穿紫河,却是一条人们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十年前的穿紫河,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沿途密密麻麻分布着118个排水口,直排河中的雨污混合水,不仅使河水变黑发臭,也使河床越淤越高,周边市民更是苦不堪言。

图片111.png

常德河街景象。

2013年常德市正式启动“三改四化”,把城区的水改摆在了重要位置,穿紫河治理是城区水系改造的重中之重。2015年,常德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常德市政府斥巨资,打开了盖板、拆除了河堤、疏通了河道、增加了调蓄容积,并修建了1100多公里地下管网,将无数大小“海绵”与穿紫河连通。穿紫河沿岸建起了8个新型雨水泵站,沿岸118个排水口已被全部截流。经过改造的穿紫河,不仅干净了,还消纳着城区的超量雨水。

水清了,还要美起来。常德将老常德人记忆中的老街——河街,从沅水边“搬迁”至穿紫河畔,同时,游船来了,沿途的常德历史文化不断呈现,一段穿紫河之旅也在城市中心缓缓展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常德市委坚定地践行着这一理论。如今,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常德的环境越来越好,城市品牌越来越响亮。

在积极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常德还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蝶变十年。如今的常德走出了一条坚持以山水为本底、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聚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道路,城市宛然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家园”。

筑牢民生高地,从“注重面子”到“夯实里子”

10菊香满园_副本.jpg

桃花源景区游客入织。

2018年,石门县一举摘掉了全国贫困县帽子,其脱贫经验更是被当作全国典型形成了“石门样板”。

贫困指标数字锐减的背后,是石门扶贫干部坚持精准识贫,俯下身子抓脱贫的实践。更是源于常德市委市政府“不安于现状”,追求卓越的宏伟志向,源于常德市克难攻坚,不断超越的坚定意志。

据了解,正是凭借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和韧劲,全市共有44.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9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同时,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稳居全省前列,所有县市区建成义务教育均衡县,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湘雅常德医院建成运营,市第一中医院迁址新建工程启动建设,医疗改革深入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孤儿养育实现全覆盖,平安建设连续5年获评全省先进市州,被评为全国最安全城市……

微信图片_20201123094024.jpg

收获的喜悦。

这10年,常德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市县两级全部达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20260元增至2021年38339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8023元增至2021年19904元。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常德步履铿锵,必将行稳致远。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