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7日讯(通讯员 肖亚湘)为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新田县通过导入资源、落实消费帮扶、强化技术培训等举措,打通产业帮扶“最后一公里”,促进农户稳产增收。
在新田县骥村镇乌下村村民黄机春的果园里,沉甸甸的奈李挂满枝头,一支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的帮扶队伍正在进行一场采摘比赛,不到一小时就采摘了500余斤奈李。这批奈李在当天中午打包装箱,运往县城的售卖点。一直担心销售问题的黄机春,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对我帮助很大,给我介绍很多的人过来,来给我帮扶。不是他们的话,这东西不可能卖得出去。”
今年60岁的黄机春身患肾炎,一直和女儿相依为命,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家里种植的4亩奈李和西瓜。今年多次入院治疗后,黄机春的劳动能力每况愈下,管理果园、销售奈李成为一大难题。新田县委组织部驻乌下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及时深入果园,现场办公定制帮扶方案。
据乌下村工作队长郑灶生介绍,除了一些综合保障措施外,工作队还通过对口帮扶、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帮助黄机春解决实际困难,“产业方面,我们平时就对他进行技术指导。特别是现在进入了采摘期,他有三四千斤奈李,我们各方面给他寻求销售渠道。一些商场,我们也在给他联系,把他的水果销售出去,增加他的家庭收入。”
乌下村是典型的果蔬种植村。近年来,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产业+消费”帮扶模式,利用合作社平台,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享成果。除奈李、黄桃、西瓜等水果外,乌下村还流转村民土地,建成75个高标准蔬果大棚,种植陶岭三味辣椒等蔬菜,打造集蔬果生产、仓储物流、旅游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富硒生态农业产业园,确保群众稳定增收。“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技术指导、技能培训、产品代销、销售对接、订单收购,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做到产销结合,确保农户稳定增产增收。”郑灶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