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经过实践团成员的引导,在团扇和油纸伞上画出了西瓜、太阳等大小暑节气特色意象。
组装“节气转转扇”。
实践团成员合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实习生 林静 通讯员 谭菁 邓贻 长沙报道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家有没有什么避暑降温的小妙招?”“吃冰淇淋!”“打水仗!”白箬铺镇齐天庙村莓妃传新概念农场内,传来了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答声和欢声笑语,这里正在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美育课。
受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启发,结合导师文卫民老师去年在白箬铺儿童友好先行镇进行实践的经历,近日,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暑期实践团在带队老师文卫民、严海岸的带领下在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莓妃传新概念农场开展了暑期实践活动。
正值酷热暑期,实践团成员策划了“大暑”主题课程。为破除当下孩子对夏季降暑的刻板印象,了解传统文化,实践团成员从二十四节气歌开场,耐心地向孩子们介绍了节气特征、历史由来以及趣味风俗等,带领孩子们在游戏中熟悉节气特征。
“老师,我们萤火虫队可以再跑一次吗?我们也想要奖品......”实践团成员李梦雪被孩子们围成一团,她拿出准备好的教具:“要抢答正确才能重新开始‘小虫快跑’哦,小朋友们请听题:什么昆虫在大暑期间出没最频繁?”经过实践团成员们的节气讲解,孩子们对大暑节气的特征与特色了如指掌,迅速回答了正确答案。
回忆起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负责同学鄞诗雨说,开展儿童实践课程时,孩子们都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但是具体到每个节气对应的特色习俗,大家就不太清楚,长理研究生实践团的成员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让他们回答出盛夏时节最能带给自己凉爽感受的东西,进而告诉他们大暑小暑期间的代表动植物和食物是哪些。“孩子们在我们的引导下了解并在团扇和油纸伞上画出了西瓜、太阳、冰棒和荷花等大小暑节气特色意象,并且通过和家长一起动手,自己组装了我们设计的‘节气转转扇’,孩子们的笑声随着扇子扇出的凉风一起飘散在夏日的青山绿水间,让人久久难忘。”
作为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渗透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但其应用却被遗忘在时代发展之后。实践团在正式实践前,通过收集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儿童对于节气的认知更多止步于“识词识字”层面,并未真正亲近二十四节气。实践团成员们意识到,只有将抽象节气文化设计输出为贴近儿童的具象成果,才能引导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真正领悟节气文化的内涵。儿童研学这种方式恰好符合团队诉求与白箬铺镇正着力打造儿童友好先行先试镇的实际需求,通过美育教育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实践团成员邵微表示,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对于二十四节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其次,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提升,成员们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情景让人难忘,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默契。
来源:红网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