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系会议第四次会议在益阳召开。
相关报道: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益阳召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刘志雄 益阳报道
一湖分南北,共护洞庭湖。
湖南、湖北两省环湖而居,因湖而生,因湖而兴。因此,守护好洞庭碧水,助推洞庭湖生态经济发展,是两省共同的使命和任务。
8月14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系会议第四次会议在益阳召开。
会上,来自四市一区(益阳市、荆州市、常德市、岳阳市、望城区)的政协主席和政府相关领导、企业家代表们就“山乡新巨变,共享新洞庭”各自分享了经验和智慧。
益阳市政协:共绘山乡新貌齐谱洞庭新歌
益阳市政协主席胡立安介绍,作为全国农业示范区,近年来,益阳市政协在洞庭湖生态保护、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通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打造‘鱼米之香’新优势”等课题开展调研、监督和视察,有力促进了洞庭湖生态治理和现代农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益阳市政协建议:
强化协同聚力,共编洞庭规划。建议四市一区政协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联动协作,就《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和执行中的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要课题等开展联合调研,开展合作研究,共同精准发力,为高质量编制和执行《规划》注入政协智慧、贡献政协力量。
扛牢稳粮大任,共建洞庭粮仓。四市一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协调行动,将洞庭粮仓建设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工程,不断提升粮食产能,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牢稳粮大任,让“北有北大仓,南有洞庭粮仓”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
整合农业资源,共强洞庭产业。合力打造“洞庭”公共品牌;合力发展产业联盟;合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以优质品牌推动洞庭湖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联动赋能,共兴洞庭乡村。加强互鉴互动,进一步推进绿色生态发展,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提升发展动力,共同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农村。
荆州市政协:打造区域“双水双绿”产业发展样板
作为“中部粮仓”“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近年来,荆州市充分利用江汉平原水资源优势打造“双水双绿”(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稻虾联作模式,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实现“一水两用、药肥双减、一田两收”和洁净水源、优化环境的绿色发展目标。
荆州市政协主席蒋鸿介绍,如今,“双水双绿”已成为荆州发展绿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深化“四市一区”“双水双绿”产业合作,建议在保障绿色安全上合作协同。进一步强化洞庭湖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联动协作,加强耕地保护,不断优化并推广稻虾联作生产及投入品规范管理,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核心技术攻关上推进共赢。开展良种繁育联合攻关;深化产业共性技术交流;推进精深加工技术进步。
在市场体系建设上互联互通。搭建交易平台;升级流通渠道;促进网上销售,为传统种养农业插上互联网腾飞的翅膀。
在资源要素配置上共谋共进,共谋项目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育品牌资源。
常德市政协:加强水资源综合治理 打造高标准洞庭粮仓
洞庭湖区作为全国九个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常德市政协主席黄清宇认为,要打造高标准的洞庭粮仓,最大资源优势是水,需要破解的关键要素制约也是水。
目前,对于洞庭湖的水安全、水生态、水畅通三个现实问题,应从国家层面给予重视和支持。
为进一步确保水安全,建议做优“防洪圈”;扩大“库容量”;加强“水调节”;统筹“防汛旱”。
为进一步涵养水生态,建议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城乡污水收集与处理;进一步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为进一步实现水畅通,建议国家层面尽快确定四口水系规划,加快推进松虎航道和马凌航道项目建设,早日实现通航;目前沅澧两水共有3处二线船闸建设工程,建议国家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建设;尽快出台支持内河主要港口发展的具体政策,扶持湖南内河主要港口高质量发展。
岳阳市政协:携手振兴环湖农业深度赋能山乡巨变
作为洞庭湖区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岳阳市坚决扛牢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岳阳市政协主席黎作凤认为,做大做强湖区农业,既不是一日之功,也不能靠一地之力,需要湖区各地秉承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农民主体的原则,全域谋划、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因此,要立足高起点谋划,以规划“一张图”促进一体互联。以共同目标为引领、共同原则为基石、整体规划为遵循。
要着眼高质量发展,以种好“一袋粮”促进市场互通。以科技优品种,以生态提品质,以标准树品牌。
坚持高标准推进,以下活“一盘棋”促进产业互进。园区化聚力;融合化增值;数字化赋能;平台化提效。
实现高效率联动,以共结“一条心”促进要素互享。五地要持续健全完善共同决策、联动发力的体制机制,避免“台上握手、台下踢脚”,促推产生“1+1>2”的倍增效应。
望城区政协:尽政协之能促洞庭之兴
望城区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四市一区”成员之一,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树立“两争”目标(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争当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排头兵),望城区政协主席李雪龙介绍,近年来,望城区不断探寻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此基础上,要发挥职能优势,将助力洞庭新兴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全领域。致力将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体现到建言全领域;致力将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重点体现到政协履职全过程。
要坚持重点突破,努力在洞庭新兴中打造标杆。在打赢乡村环境治理主动仗上下功夫;在下好现代农业先手棋上下功夫;在唱响乡村全面振兴曲上下功夫。
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协商平台建设进一步务实高效。进一步加强高位统筹;进一步加强日常联络;进一步加强成效追踪。
益阳市:致力绿色安全,建设洞庭粮仓
益阳市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湖南省唯一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率先探索洞庭湖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示范区建设,创新推进“良田建设、良种选育、良法推广、良态构建、良品打造”5大行动共15个专项工程,全产业链提升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良田建设行动,益阳市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创新探索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推进良种选育行动,益阳开展专用稻和低吸镉品种选育、常规优质稻制种推广和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育好“金种子”;良法推广包括“智慧农业”试点、绿色高效种植、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通过推进大通湖流域生态绿环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工作,益阳治好“水窝子”,推进良态构建行动;聚焦粮食加工、质量溯源和品牌建设,推进良品打造行动。
荆州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荆州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粮食生产不断交出精彩答卷。
近年来,荆州市通过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国家种粮补贴等惠农惠民政策,推广主要农作物保险全覆盖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实施种业提升工程改善粮食品质,压实考核责任落实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全市粮食产能逐年提升。
通过组织各县市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农旅融合发展,荆州市当地农民既通过种粮获得收入,又通过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在家门口获得务工收入。
荆州市是全国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市,通过持续强化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推广培训,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粮食产业化经营,突出粮食产业品牌打造,已初步形成“以粮油加工为主体、食品深加工、特种饲料加工为增长极”的产业体系。
常德市:“双高”生产“双优”结构确保效益“双增”
常德是农业大市,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粮食生产面积和总产量连续18年稳居湖南省第一位,所辖9个县市区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7个是国家粮食生产大县。
围绕稳面积,常德市深入实施“三级联片”“四级办点”粮食生产示范模式,打造形成了一批万亩产粮乡镇、千亩产粮村;围绕稳产量,常德市始终坚持“良田粮用”,推动实施“小田改大田”,大力改善农田水利、农机作业基础设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2万亩。
着力打造高水平生产、高标准管理模式,常德市围绕创建全国数字农业先行区目标,引进中联智慧农业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数字化试点,实现粮食生产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播栽时期、统一田间培管、统一指导服务、统一机械化作业”五统一标准化模式,实施代耕、代种、代收等“十代”标准化服务。
岳阳市: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基地
近年来,岳阳立足湖区农业资源优势,积极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队伍,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新时代的鱼米之乡已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
始终突出党政同责,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突出示范创建、规范土地流转、强化资金投入、抓好基础建设;把握关键举措,稳步增强粮食产能。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主体、打造新品牌;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高效、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打造绿色农业产业。
望城区:致力绿色公共共建洞庭粮仓
望城区地处湘江下游、洞庭湖尾闾,2011年撤县设区,是长沙市纳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唯一区县。
近年来,望城在责无旁贷抓省会新城区建设的同时,毫不放松抓“米袋子”工程,打好现代农业、院士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牌”,做优湖区、山区、城区、景区融合发展文章。
坚持党政同责,切实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着力强化政策保障;有效形成监管合力。
坚持管治并举,有力提升粮食生产质效。遏制抛荒稳面积;化肥减量育地力;强化建设提产能。
坚持业技结合,持续增强农业发展水平。以产业促进生产;以科技提升质效;以服务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