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帮帮”网络主播杨成祥和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野生猕猴在一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拍摄 杨抒怀 剪辑 刘明珠 张家界报道
8月18日,清晨7点,杨成祥、汪宏伟夫妇临出门前,轻手轻脚走到床边,亲了亲他们刚出生50多天的小宝宝。
今天,他们上山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另一只嗷嗷待哺的“小宝宝”。
黄石寨深处,阳光从树林间的缝隙穿过,树影婆娑。“排骨队”猴群正在上蹿下跳,还不时发出“啾啾啾”“吱吱吱”的叫声。
“排骨队”,是杨成祥给这支猴群取的称号。相对其它猴群,“排骨队”里的野生猕猴,身形普遍偏瘦,排骨凸显,因此而得名。
“哦~~来来来”,随着杨成祥一声上扬的呼唤,成群的猕猴都聚拢来。有一只年迈的母猴却不敢靠拢,站在远处的岩石上,眼巴巴地看向这边,眼神里透露着渴望和胆怯。
这只母猴的身下,趴着一只手掌长的小猕猴,一动不动。
“那就是‘飞姐’和它的小宝宝。”杨成祥说,这只出生在7月底的小猕猴,因为母猴奶水不足,缺乏营养,活下去都成问题了。
杨成祥夫妇是吉林长春人,一年多来,夫妇俩通过账号“猴帮帮”直播与张家界野生猕猴的互动。张家界原本只是他们漫漫旅途中的一个歇脚点,因为这些可爱的猕猴,夫妇俩停下了脚步,在这里定居下来。
今年6月27日,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宝宝,对命运堪忧的猕猴母子更加感同身受,格外挂心。
和其他群居动物一样,猴群的生存法则残酷,等级制度森严。和猴王既没有血缘关系,又年迈体弱的猕猴势必成为弱势猴,小猕猴的妈妈——“飞姐”就是这样一只弱势猴。
“飞姐”是杨成祥给老猕猴取的名字。他眼里的“飞姐”,长相酷似《三国演义》里的张飞,豹头,燕颔,故而得名。
“飞姐”骨瘦如柴,身上已有数根白毛,声音嘶哑,走起路来颇具老态。杨成祥不能确定它的具体年龄,但从外貌和体态来看,他认为这已是一位“老龄”母猴。
年迈的“飞姐”在猴群里受到排挤是常有的事,送到它嘴边的食物往往都会被其他年富力强的猕猴掠夺。加上老龄产子,无疑雪上加霜。
“飞姐因为弱势,很怕人,不敢到我跟前来,只能远方投食,给它补充营养,好产奶喂养小猕猴。”杨成祥打开背包,掏出一小把花生米,抬手撒向跟前的猴群,趁它们哄抢之际,他又快速从包里掏出一个大法饼,向远处的“飞姐”抛去。
“飞姐”的动作显然比其它猕猴慢了半拍,但依靠这种“声东击西”的方式,也能勉强吃到一些。它捡起已经扔到脚跟前的法饼,边吃边瞅,眼神怯懦,眼泪汪汪。
野生猕猴“飞姐”接过杨成祥递过去的法饼。
“直播间很多粉丝问我,为什么不直接买点牛奶、酸奶喂养小猕猴,它太小了,不会喝,只能靠母乳喂养。”近半个月,夫妇俩几乎每天都要上黄石寨找“飞姐”,以这样的方式向它投食。
目前,通过杨成祥夫妇的直播,很多人开始关注“飞姐”和它的小宝宝。熟悉杨成祥的网友都知道,他喜欢给这些猕猴取名字,如今黄石寨有上百只猕猴都拥有他取的名字。
“大家发现我没给小猕猴起名字,网友就想给它起,我没让,怕小猴挺不住,那会伤很多人的心。如果足月时它挺下来了,我一定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杨成祥说。
(省直宣传文化单位支持首届旅发大会前方工作队红网分队)
来源:红网
编辑: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