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潘锦 通讯员 吴岚 长沙报道
当人们还沉浸在夏日的热浪中,处暑早已带着初秋的飒爽悄然而至。
处暑的到来,意味着炎热的暑气已经结束,凉爽的秋天正向我们走来。这是一个冷热交替的时节,也是感激大自然馈赠的丰收季。
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学生黄俊,此时,正在进行一台复杂的肛瘘手术,手术中,他稳定发挥,而这份沉稳背后,来自曾娟妮老师日复一日的教导。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曾娟妮看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练就精湛的医疗技术,理论和实操学习都是必不可少。
“做完手术,你感觉怎么样?” 曾娟妮带着实习生们给病人查房时,总是关切地问这问那。
患者回答:“感觉很好,已经不痛了。”
曾娟妮说:“现在人们吃得越来越精细,运动量越来越少,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处暑时节,很容易出现“秋燥”。为了预防秋燥引起的便秘问题,曾娟妮建议,可以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子、猕猴桃等,少摄取辛辣食物。
曾娟妮说:“秋季养生离不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登山、慢跑等户外活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湖南省中医院,是湖南建院最早的省级中医院,也是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坐堂行医之地,孕育了湖湘中医文化的发展,素有“湖湘中医发祥地”“医圣故址”誉称。
曾娟妮坦言:“中医博大精深,有上千年的历史,肛肠疾病从古代医学史上就被医学家们所重视。”
曾娟妮经常向学生们传递一个理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肛肠科大夫,既要有精湛的医学技术,也要有不怕脏、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好的医生不仅需要勤奋好学,还需要具备出色的情绪自控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曾娟妮说:“处暑时节宜静心养性,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以听音乐、练书法,安神定志。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也要相应调整,尤其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曾娟妮看来,处暑象征着上半年的结束,下半年的开始。新学期开学在即,同学们可以预习新知识,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新生活。
经过前两个季节的沉淀,我们应该褪去一些浮躁的东西,沉静下来。正所谓,处暑至,勤学应当头,业精一分处千虑,学深一处曙万光。
曾娟妮说:“从医学生成为医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作为未来的医者,希望同学们保持青春蓬勃之姿,在人生路上奋力向前,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来源:红网
编辑: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