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丨文志飞:21世纪他在做杆秤,千年文化遗产谋求创新中传承

2022-08-29 15:55:33 红网
作者:李慧芳 王婷 编辑:秦舷
字号:

编者按:他们,努力生活,奋力工作,跟我们每个人一样,过着普通而平凡的生活,是我们身边一个个普通人,最最平凡的人!

但,他们又跟我们不一样,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一种向上的光芒,即便微弱,却执着,坚韧,挺拔!

我们相信,当一个个平凡人向上,当一束束微弱的光聚集,必将汇聚成最璀璨的星空,照亮和温暖每一颗寻求方向的灵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芳 实习生 王婷 长沙报道

一双结满厚茧的手正在一杆20CM的红檀木秤杆上来回打磨,砂纸划过之处,秤杆愈发的平滑细腻……初见文志飞,一副黑框眼镜,一身棉麻布衣,正忙得不亦乐乎,以至于有人进店,老先生都毫无觉察。

去过太平街的人,或许有注意到,在太平街北的五一路入口不远处,太平老街165号,有一家“太平街老秤店”,店主正是今年73岁的文志飞老先生。

其实,很早记者就有看到过这家杆秤店,也一直好奇,在电子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有人用杆秤吗?老先生孜孜不缀地研制杆秤,有人买吗?还有市场吗? 是什么支撑着老先生扎根太平街老秤店50多年?

“穿越时空”的杆秤博物馆

为解疑惑,8月26日,记者再次来到太平街。

因为天气炎热,上午,街上行人寥寥,文志飞的太平街老秤店更是门可罗雀。闲来无事,老先生操起一只空油漆桶接满了水给店铺门口的盆栽浇了水。见到文志飞走出店铺,立即就有街坊上前热情地打着招呼。

老秤店的门口,有一把吊篮椅,远远看过去我以为是老先生做休息纳凉用,走近一看,居然是一把巨型杆秤!老先生告诉我们:“这是用来人的,人坐在上面,就可以过……”不少路人被这把巨秤吸引而驻足,或许,这也算是老店揽客新招数了。但据老先生介绍,这秤已是民国时期“老秤”,至今已一百多年:“可以起两百多斤重的人。”

图片2.marked.jpg

文志飞老先生店内所挂的“公平秤天下”毛笔大字(市文联赠)。

走进太平街老秤店内,除迎面悬挂一幅“公平秤天下”的书法作品外,4平方米左右的店内目之所及处就全是琳琅满目的手工杆秤,有黄金珠宝和名贵药材的司马秤,有民国时期所用的十六两秤,有专门用来挑盖头的杆秤,还有作为精神象征的天平秤……像是来到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杆秤博物馆!

在这个被杆秤“包围”的三四平方米的天地,文志飞老先生每天要待上12个小时以上:“早8点到晚8点,不管晴天雨天,有客人招呼一下,没客人我就做秤。”柜台前上方挂满的大大小小杆秤,形成了一扇幕帘,仿佛将他与长沙这条网红商业街隔出一条古今来。

“一甲子”的制秤生涯诠释做人准则

提起杆秤,73岁的文志飞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从13岁开始跟随父亲研学这门手艺,距今已60余年:“在我手上卖出去的杆秤差不多有十六万杆啦!”

“我的爷爷,我的父亲,都是做秤的,到我这已是第三代。”耳濡目染,文志飞也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个时候,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离不开一杆秤!”文志飞回忆,最初自己与父亲挑着担子卖秤,担子前经常是被围个水泄不通:“生意是真的好啊!实在被围得乱,我们还让大家开始排队。”

除了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会用到杆秤、会备一把杆秤外,文志飞家所制作杆秤受到追捧的另一个原因应该是精准度和质量。考虑到后续环境会带来的损耗,文志飞在木材的选用上十分谨慎,其制作杆秤所用材料大多为檀木以及骆驼骨,“这些材料可以保证秤在后续使用或是收藏时的最大价值。”而在钻眼标注刻度时,文志飞更是会反复使用测量器验证以保证精准度。

“学手艺,首先要学做人。”文志飞说,这是从父学艺后父亲给自己立下的第一条规矩。“不论买家贫富,都要凭良心一视同仁做好秤,断不能缺斤少两。”言及于此,文志飞老先生一脸严肃地表示,至今,这都是其做人准则。

文志飞还曾带过八个徒弟,谈及时文老先生却依然骄傲:“有个徒弟转行做餐饮后告诉我,从制秤这一行,他学到了不缺斤少两,这也被他现在用在了餐饮行业中。我觉得这样也很好,这就是一种文化价值所在!”

图片1.marked.jpg

文志飞老先生正在为所制杆秤校码。

“千年的文化遗产,不能丢”

1970年,二十出头的文志飞来到长沙,先在西长街做了两年杆秤,而后来到太平街安定下来。

“以前没有电子秤的时候,我店门口那是人山人海,想买一杆手工秤还要早起排队,一个月可以卖出两三百把。”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子秤兴起,并迅速抢占市场,文志飞坦言,其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从那以后杆秤销量就慢慢下降了,现在一个月只能卖出三四十把。”

文志飞说,现在买杆秤的,多半是中医院:“因为电子秤容易受到温差、电子干扰,要求更精细化的中医药学就大多会选择手工杆秤。”此外,还有文化意义象征的,如结婚送礼“花好月圆,称心如意”;还有外国友人慕名而来,想见识一下中国几千年老手艺的,有收藏的。

目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对“手工杆秤制作”项目进行了补贴。把这一古老的制秤手艺传承下去,是文志飞现在的目标。“做秤,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如果把秤丢了,我的过往人生好像也无处找寻了。”所幸的是,在这件事上,文志飞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老先生的一子两女如今都会制作手工杆秤,就连上大学的孙子暑假回来也会跟着爷爷学手艺,其中小女儿更是全职和父亲一起做杆秤。

当然,老先生也深谙,传承也需要创新:“我和小女儿正在研究策划新方案,结合时代需求,力求更大力度挖掘手工杆秤的文化内涵。”73岁的文志飞老先生说,自己身体依旧十分硬朗,只要还能做得动,他就会做下去。“我们千年的文化遗产,不能丢。”

来源:红网

编辑:秦舷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