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留存的古道巷口里,遇见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组图/记者杨旭
张家塞乡,孩子们用笔墨留下他们的乡村记忆。
益阳明清建筑细节。
在益阳的老城区,沉寂着一处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明清古巷建筑群,这里见证着益阳的繁华与变迁,收藏着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沿正街(现资江西路)徐行几步,便到了魏公庙巷的巷口。8月9日这天,益阳的气温高达38℃,人行走于烈阳之下犹如火烤,而当拐入巷道,炙热的阳光与喧嚣的蝉鸣仿若刹那间都隔绝开来,似是无意闯入了一段沉寂已久的岁月。
这是一条有着“江南最美小巷”之称的古巷,另外还有玉陵坡巷和灯笼巷,都统一保留着原始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了防止墙面倾斜倒塌,巷子两边的高墙以拱券支撑,青砖灰墙上生着斑驳的青苔,偶有一枝一叶从墙缝中冒出头来。脚下的麻石路被摩擦得光亮,迂回曲折。
巷子长且狭窄,宽度约1.8米,拾阶而上,不时会遇着几扇厚重的木门。巷道两边就是民居房,从左手边的一扇偏门走进去便是王家大院,据说这宅院的主人曾是清朝南京府的朝廷命官,道光年间,因躲避战事移居到益阳。如今,这里早已是人去楼空,只有那透过木雕空隙的光尘昭示着流淌的岁月,站在院中,你不禁会陷入一番穿越时间的遐思——是否百年之前,也曾有人驻足于此,静看那穿过雕花窗棂的细碎阳光。
“这里曾经热闹得很,是益阳最繁华的地段了。”在这里,记者遇见了65岁的“老益阳”周放鸣,“益阳因水而起、因水而兴,现在大家叫银城嘛,就是那个时候得来的名号。”
据周放鸣描述,明清古巷这一带那时住的都是有钱人家,这从三条古巷周边那些雕梁画栋的老建筑就可以看出来。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最发达的交通就是航运了,益阳就是来往商贾们必经的中转站和物资集散地,那些从宝庆、新化、安化来的‘排古佬’上岸后就在这里歇脚、交易货品,所以以前这一带的酒肆和商铺都很多。”周放鸣说。另外,行船的商人们为了祈求一路平安,无风无浪,他们上岸后都会买酒杀鸡,在离资江大码头不到一里的魏公庙行礼祭拜,魏公庙巷也是因此得名,传闻最热闹繁华的时候,魏公庙一天要杀五六十只鸡。
听着老人讲述这儿的过往,影影绰绰间,仿佛回到了鼎盛时期的大码头,资水岸上往来之人摩肩接踵,狭窄的古巷被挑着担子的贩夫和游人堵得水泄不通,吆喝声和人群笑闹声从远处传来,来自上游的人们用毛板船运来了木料、桐油、茶叶等货物,他们在大码头聚集,又从大码头这儿出发,下洞庭走长江。
过往繁华如今已化作一片沉寂,只剩青砖灰墙与斑驳青苔在此,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自2019年起,明清古巷开始修复,益阳市将其纳入了资江风光带建设项目,计划将这里打造成“老益阳的底片、新益阳的形象”。
目前,明清古巷建筑群正在全封闭施工,预计今年10月部分开放,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静静地等待着你的到来,来此沉浸一段银城过往。
观察
教会孩子画出美好世界
走进张家塞富民村,最热闹的地方大概就是石门头儿童艺术教育实验基地了,到处充满了孩子们的嬉笑打趣声。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画家许国良。
张家塞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罗用说,每个周末,许国良都会来到村里教孩子们画画,而目前的这处绘画基地曾是由废弃的猪圈改造而成,如今这里已经“大变样”——屋中整齐排列着几十个画架,孩子们的画作经过精心框裱摆放其上,房屋横梁与墙壁上都挂着五彩斑斓的手工作品,曾经的猪圈围栏上填充着溢满童心的彩绘。
而变化,当然不仅仅在孩子们的画作当中。
村里来了艺术家,猪圈成了画室
在与许国良开始交谈之前,他先将孩子们带到了一处院落的大树下,指着身前宽阔的田野说:“孩子们,你们先在这里自己画。不限定题材,画天空、田野、房屋、小院、大树都可以,随你们画,想画什么画什么,我待会儿再来看啊。”
“我是2019年来到这里的。”安顿好孩子们之后,许国良笑眯眯地朝记者走来。他抬起自己被晒得黝黑的手臂接着说:“你看,我的皮肤现在黑成这样了,头发也白了,以前没这么多的白头发。”
2019年,以许国良为首的艺术家团队走进富民村,从此开启了用艺术理念赋能乡村建设的道路。
当时第一批学生只有七人,很快,来学习画画的孩子增加到了二十多个。学生多了以后,许国良想找一个更宽敞的地方做画室,于是,便有了如今的猪圈画室。
许国良说:“我们教孩子们画画,是想引导他们发现美,记录美;带他们一起去搞卫生,维护村里的环境,是想带领他们爱护美。这就是美育,孩子们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也会影响到家里的大人。”
艺术元素融入村中的产业发展
近两年富民村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过去常常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将的村民们如今一同投身美丽乡村的建设与维护中,昔日破旧花哨的民宅墙由画家与村民们合作,画上了一条条标语、谚语和一幅幅宣传画,打造了一道“文化墙”。
就连富民村的特产——菜心子的制作流程都变得富有艺术性。“以前的菜就晒在村里的水泥地上,被脚踩、车轧,后来我们就提出来菜心子上竹篙、上院墙。这样一来,制作流程更安全卫生,也让村里环境变得更美观了。”
“我认为艺术有大艺术与小艺术的区分。”一同参与富民村建设的书画家夏鹏程说,“大艺术就是共同绘制‘家国’这幅大型画作,用艺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
这些变化在村民们的眼里心里,也在孩子们的画作当中。走进画室,你可以通过那些稚嫩的笔触看见村民们垒砖砌墙的场景、人们在大樟树下纳凉的画面、稻田和湖泊、宽阔整洁的马路、干净的院落和屋舍、繁茂的花草树木……
“美不必跑到远方去寻找,这些孩子们的身边就是田园美景。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绘画领略到自己的家乡之美,把家园的美景从眼中转移到笔下,他们画作里的就是我们的大美益阳。”许国良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