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稻田成方成块、开阔平整。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
红网时刻 通讯员 伍品 尹朝辉 宁晨杰 记者 石珊 衡阳 报道
近日,在衡南县咸塘镇高桥村,种有60余亩水稻的种粮大户万衡生又来到田间地头查看水稻长势。“以前水难得进,机械也难得进,全部要用人工种田,现在渠道、机耕道修好了,田搞得很平整了,省工又省力。”万衡生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项目在该村建设后,他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衡南县通过平整土地、新修渠道、修建机耕道等方式,让“小瘠丘”变成“大沃田”,让农业生产更加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为粮食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从高处俯瞰,一片片稻田成方成块、开阔平整,一条条宽敞便利的机耕道纵横交错,一股股清泉进村入田,一幅现代化农业发展蓝图已然在望。
衡南县咸塘镇高桥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唐新国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搞成之后,这三个组的老百姓是相当高兴,高桥还有另外22个组,而且也有千多亩符合条件的,都在跟我们申请这个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通过“小并大、短拼长、陡变平、弯改直”等措施,将原来零星分布、条块分割、高低不平的土地进行归并平整,共有耕地375亩,比原有耕地增加了20余亩可耕种面积;新建渠道近1600米,让过去的土水沟变成了现在的水泥沟渠;通过扩宽、加高、铺设碎石,让过去的小田埂变成了宽敞的机耕道,为高桥村现代化农业发展打牢基础。
衡南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23个乡镇(街道),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建设规模达66.56万亩,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耕种新模式,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为粮食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