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记者 吴正凯 通讯员 向熙正
一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向美丽乡村出发,心情和阳光一样明亮。
车入群山,七弯八拐,像一笔带劲的狂草。而抵达花垣县龙潭镇张匹马村时,狂草之势赫然舒缓下来,视野开阔,青山映衬碧水,民居错落有致,梯土环绕村寨,白鹭休憩树梢……
张匹马位于紫霞湖畔,风光秀丽,景色旖旎。 张 谨 摄
村庄恰似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碧玉,一切晕染着清新的灵气。未及登高望远,未及闲庭漫步,已惹人沉醉。
目之所及,风光秀美,景色旖旎,俨然一幅徐徐展开的田园画卷。
此时,美轮美奂的辞藻属于这个叫张匹马村的苗寨,在这里适合把尘世中的积忧折叠起来,在一阕曼妙的时光里,倾听、享受或感悟一个美丽乡村的低吟浅唱。
二
在张匹马村,人居环境好得理直气壮。
干净的村间道,串联起家家户户;一块块红砖砌就的矮墙,像一行行抒情的诗句,韵脚清晰,诗意盎然;最美庭院窗明几净,与各色花卉搭配,这是一种精致与细腻的有机组合。
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文化广场,这些标志性符号是对一个村庄的赞美与表达。
村寨与湖水相依,村庄与美丽同行。 张 谨 摄
在张匹马村,蓬勃产业可以理直气壮。
秋高气爽,600余亩烟叶基地,淡黄的光影随风铺展;500余亩吴茱萸种植园,绿意盎然;还有层层翻滚的金黄稻浪,撑开田野的辽阔,带动着村庄一同奔跑。
在张匹马村,村民生活可以理直气壮。
居家可就业,休闲可歌舞,出门可乘车,以前的奢望逐一成为现实。你看,坐在树荫下纳凉的石大娘,脸上洋溢着舒坦和甜蜜。
三
一路观赏一路歌。天空,正把美丽乡村的颂词高悬。
到张匹马村避暑,是旅游者的不二选择。带着一份闲适的心情而来,享受一种红尘之外的安逸。
柔软的云在蓝天中飘浮,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似棉絮,如奔马,像羊群。水波潋滟的紫霞湖中,小船悠悠、野鸭戏水。沿岸花草摇曳,七八只白鹭闲庭信步,肆意地释放着一份悠闲。
紫霞湖水波潋滟,小船悠悠。 吴正凯 摄
登上一叶小舟,把时光轻轻摁住,或静坐,或仰卧,享受独一无二的清静与雅致。当然,你也可试着用脚掌划水,就像身边悠然自得的大白鹅一样。或者伸出手指,轻轻入水,垂钓一份浪漫的光阴。
斜晖淡洒,呼吸晚风轻送的农家甜蜜的气息,于湖畔散步而言,是一种唯美的享受。
待到繁星倾巢而出,随意择一处台阶而坐,仰望星空,内心便坦坦荡荡。湖面上深深浅浅的光亮,一如乡村散落的诗行,袒露而抒情。
四
张匹马村,苗语叫扁齐,是时光缝隙里遗漏的一截往事,承载着岁月的斑驳印记。
明清时期,官道打此经过,是官家进入苗疆腹地的交通要塞。清政府在此设立营汛——张匹马汛,一度街市繁华,商贾云集。
而张匹马之名,源于扁齐苗寨旁的一群天然大石马,石马卧于几株大树下,惟妙惟肖,威风凛凛。
这样的民居,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吴正凯 摄
据说,这些石马具有神性,是远古时期蚩尤留下的战马,还与湘黔渝边区苗民起义有关,与清军有关,与烽火有关。
传说终归为传说,只当故事。如今,这群石马与村庄一道,以奋蹄之势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带出了一幅新时代的盛世图景。
这样的民居,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吴正凯 摄
美丽笔记:
突出乡村特色 治理人居环境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正凯 通讯员 向熙正
“现在,我把这个菜园用竹篱笆围起来,又干净又好看,许多路过的人都说搞得好。”71岁的石宗辉站在菜园旁,说起这两年的变化,脸上露出质朴的笑意。
未整理之前,他家菜园周边是荆棘,并且堆满了垃圾,一到夏天臭气弥漫。为了配合村里搞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去年,他自己动手主动整改,这才有了如今大家羡慕的模样。
空地变身荷塘,生活多了一丝幽香。 吴正凯 摄
张匹马村位于花垣县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辖7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有1070人。自然条件优越,环境秀丽,苗族文化厚重。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花垣县人大常委会一直是张匹马村的后盾单位。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齐力同心,在提升人居环境上下足了功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烟叶是村里的传统产业。 吴正凯 摄
对“两违”建筑和“空心房”进行全面拆除。全村“两违”建筑和“空心房”有4处,目前已全部拆除和整治到位。
对河、库、林、田、土进行去污化工作。上半年,河面污染物清理达到100 余吨。对化肥、农药的少用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田土去农药和去板结化逐步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
空暇时间,村头村尾闲坐片刻。 吴正凯 摄
全村环境卫生状况有很大改观。通过深入宣传和引导卫生意识,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和大众的卫生习惯,提高环境的整洁度逐步成为大家入脑入心的事。
对公路沿线和部分自然寨先进行美化和绿化。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前提下,与群众一起对二组的民居用篱笆和红砖进行了 “穿衣戴帽”,实现了美化和净化。
矮墙通透,既护卫安全,也增添景色。 吴正凯 摄
如今的张匹马村,已成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引得众多村庄派人来观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