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全国4.5%的粮食,保护农田尤为重要。
近期,湖南全面实施“田长制”,构建“5+1”田长制组织体系。其中,“+1”是湖南创造性增设,即网格田长。别小看这个“+1”,它增加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保障。
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田长们在巡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56岁这一年,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村民尹明生,头衔又多了个“长”。
多了这个“长”后,他去田里跑得更勤了。
当的啥“长”?为何总往田里跑?这要从湖南省全面推行田长制说起。
今年8月30日,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的意见》,这也标志着湖南省正式全面推行田长制。
为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湖南田长制设置“5+1”组织体系。作为堰桥村20组组长的尹明生,成为了“+1”中的一员——网格田长。
9月14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长沙召开湖南全面推行田长制新闻发布会。
农田守护“5+1”,打通最后一公里
湖南为啥要新增老尹这些田长?从保护耕地这个话题说起。
保护耕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饭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就耕地保护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湖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耕地保护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在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陈仲伯看来,全域推行田长制,保护好耕地,是湖南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
相比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和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田长制在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基础上,创造性增设了网格田长,明确各地可按自然村、组或种植大户等划分网格,构建“5+1”组织体系。
前面我们说了“1”,再来解释一下“5”。
“5”即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具体来说,省级设田长、副田长。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田长;省委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副书记,省政府分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作的副省长担任副田长。省田长制责任单位包括省高级人民法院等21个单位。省田长制办公室(简称省田长办)设在省自然资源厅。省田长办主任由省政府分管自然资源工作的副省长兼任,副主任由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在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文看来,通过“5+1”组织体系,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田间的每一寸地块,将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老尹这些网格田长,是将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人物。
除了网格田长,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的意见》,各地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巡查员、监督员、信息员。为强化基层耕地保护监管责任,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设立统一规范的公示牌和保护标志,公开田长责任。
其实在保护耕地方面,湖南一直在行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湖南扎实推进耕地全程一体化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障了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00亿斤以上。
特别是今年来,卫星监测耕地净增加2.82万亩,迎来了耕地数量“进大于出”的历史性拐点。
全面推行“田长制” ,能将“饭碗田”守得更牢靠。
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田长龙瑞在巡田时给每块田拍照。(图片来源:长沙县自然资源局)
既有田长管田,也有智慧护田
那像老尹他们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负责耕地日常巡查,开展劝耕促耕行动,对农田设备进行日常管护……”关于网格田长的工作职责,尹明生谙熟于心。
7月以来,受晴热高温天气影响,旱情日益发展,田里的水越来越少。尹明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不能让我负责的农田‘渴’死了”。
“胡书记,天上不来水,我们能不能找地下水?”尹明生向村级田长、堰桥村党总支书记胡朝晖报告,希望通过打井找水的方式,保证农田灌溉。
得到批准,说干就干。筹集资金、找准水源、搭好塔架、摆好工具……从7月10日开始筹备,5天时间,井就打好了。
看着井水流进田里,尹明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打井引水是为了保稻田丰收,管好田里的事,就是尹明生作为网格田长要做的事。
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党总支书记、村级田长龙瑞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田长就是‘田保姆’,我们就是耕地第一线守护人”。
龙王庙村现有农田近5000亩,为了当好“田保姆”,龙瑞每天都会去田间走一走,看一看。
湖南农田守护不仅多了田长,还多了智能手段。
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郑家河社区网格田长郑志祥就感受到了智慧的力量。
“田间地头立起了耕地保护责任牌,一扫描牌上二维码,田主、亩数信息毕现。”郑志祥介绍,今年,柳叶湖搭建了田长制手账APP,创新建立了“二维码”管理平台。
“这个管理平台设置了田长地图、耕保宣传、政策法规等模块,田长能够进行事件上报、巡田打卡和图斑核实;群众能够对非法破坏耕地、占用耕地等行为进行举报。”郑志祥说,“田长管田更方便”。
不止是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陈仲伯介绍,湖南创新构建信息化管理“一平台三端”。“一平台”是指全省统一的耕地保护田长制信息管理平台,“三端”是指群众监督端、网格田长端、田长管理端,实现群众、田长和各级耕地保护管理者信息互联互通,确保每一块耕地地类、质量、责任人、使用情况等信息共享。
同时,湖南综合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发挥部门优势,构建了卫星遥感、铁塔视频、动态巡查的“空天地网”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对每一块耕地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测监管,并建立图斑快递、月清“三地两矿”等工作机制,及时将监测发现的乱占耕地行为层层推送并定期调度整改情况,有力支撑构建精准、实时、高效的田长制管理体系。
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田间地头立起了耕地保护责任牌。
“田长制”助推实现田“长治”
田长管田,智慧护田,湖南各地的“饭碗田”守护得更稳了。
通过田长制的推行,尹明生所在的堰桥村如今从村到组,再到户、到人,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每个村民都有了“田长”意识。
以田长制为平台,龙瑞所在的长沙县进一步推动耕地保护、耕地恢复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完成耕地恢复面积约11033亩,补足了2021年耕地净减少面积。
郑志祥所在的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探索出了耕地保护新路径,通过无人机监管、户籍制监管、田长制监管,让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每一寸耕地都清清楚楚,确保守得明明白白。
尹明生、龙瑞、郑志祥所在地发生的改变,都是推行田长制带来的变化。
湖南全面推行田长制后将发生的变化,谢文总结为“三个进一步”。
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将进一步压实。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细化到乡(镇)、村组,落实到田间地块,全面做到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
全社会耕地保护合力将进一步凝聚。通过与河湖长制、林长制建立协同监管机制,以及构建属地管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无缝对接、全程一体化保护的工作机制,变“一家管”为“大家管”,全面增强工作合力。
粮食安全根基将进一步筑牢。立足“藏粮于地”,通过实施退化耕地治理,开展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耕作层土壤再利用等,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记者认为,“田长”促“田壮”,以“田长制”实现田“长治”,田长护的是田,保的是饭碗。我们相信,有了这些田野里“最亮的星”,湖南人的饭碗将端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