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8日讯(通讯员 周小荣 李秋燕)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近年来,永州市冷水滩区积极探索,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围绕社会治理任务,立足政法职能,促进提升公民道德素养,通过深化道德实践养成教育,弘扬道德模范精神,不断强化主人翁意识,以良好德治沁润社会文明风尚,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正气充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行稳致远。
以德化人,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双脚踏上丰收的路,越走心越甜……”还未走进杨家桥街道伍家院社区文化站,一曲满载喜悦的《双脚踏上幸福路》就已萦绕在耳畔。在这里,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上演。“像我们老年人,没事就到这里来唱唱曲儿、下下棋,日子也充实!”70多岁的老张边忙着下棋边乐呵地说道,曾经闲置的资源现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快乐大本营”。
近年来,街道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依托活动中心,创建了“老街故事我来说”“老街书法我来交”等十大“老字号”文化品牌项目,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近500余次,参与人数达20000人次,不断丰富社会治理内涵。“退休之后就加入进来了,不仅可以把志愿服务获得的积分用来兑换生活用品,还能继续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自从在社区推行“时间银行”模式以来,居民周彩霞的生活越发充实,“看到社区越来越美好,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更有价值!”
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邻里矛盾纠纷明显下降,互助、互信、互爱的和谐邻里关系逐渐形成。全区常态化运行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激励模式,在通化街、伍家院、活龙井等47个城乡社区形成各有特色的“时间银行”运转机制,“时间银行”工作法获得了“省优秀社区工作法”称号。
以德育和,激发社会治理内力
“终于结清我的工资了,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件事解决了,我就放心了。”花桥街镇敏村村民周某明通过“五老”进行释法明理,成功调解了一直未解决的劳务纠纷问题,结清工资并握手言和。
敏村地处花桥街镇的偏远山区,人口基数大,曾多次出现上访多、矛盾多、村干部不团结等现象。2016年,冷水滩区在花桥街镇敏村开展“五老”调解先行试点,从农村老党员、退休返乡老干部、乡村退休老教师、离任老村(组)长、德高望重的热心老人等“五老”人员中选聘,常态化开展义务人民调解工作。
“现在,村民都会互相监督,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化解‘处早、处小、处苗头’,打造村民自治、德治、法治的‘三治品牌’。”花桥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冷水滩区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服务方式,将村级“五老”调解升级为“政法‘五老’(退休老法官、老检察官、老警官、老司法员、老律师)坐班+城市‘好邻居’(志愿者)”“政法‘五老’巡回约访+农村‘好邻居’(新乡贤)”调解新模式,设立“好邻居”调解室180个,聘任调解员739名、政法“五老”51人。成功创建了蔡市镇邓家铺村、菱角山街道文昌阁社区2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调解工作被选入中国新闻网、学习强国、湖南日报、长安网等央媒省媒宣传推介。
以德促治,提升社会治理效力
“我同意推荐唐华萍同志为我村2022年职业道德模范,作为村妇联主席,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跑上跑下帮助患有乳腺癌的妇女家庭享受低保待遇,争取到救助资金……”在蔡市镇红卫村,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围桌而坐,积极参与今年的道德模范评选工作。
良好的德治文化能潜移默化熏陶村民,让德治在基层治理中既塑形又铸魂。蔡市镇通过道德评议会力量,发挥乡村道德引领作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各类道德评选和讲座活动,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氛围在当地日渐浓厚,先后荣获了省级法治政府创建示范乡镇、湖南省美丽乡村全域推进示范镇、湖南省卫生乡镇等省、市级荣誉12项,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近年来,冷水滩区以文明村镇创建为统领,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了区级及以上文明乡镇7个,占比达63.63%;文明村87个,占比达50.58%,2021年高溪市镇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持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讲道德、守道德,提升群众素养,厚植道德底蕴,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