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13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杨存存)连日来,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群的黑鸢、灰脸鵟鹰、凤头蜂鹰、黑冠鹃隼飞来,平时难觅踪迹的猛禽,此时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令观测人员兴奋不已。
“10月10日,从上午8点40分开始至下午2点,我记录了从壶瓶山过境的猛禽数量达到2558只。猛禽成群结队从北往南飞,基本上没有停过,有时候一群多达300只!”参与监测的资深“鸟友”舒兆恩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每年的春秋季节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但是要发现候鸟的迁徙路线并观测到大量正在迁飞的候鸟实属不易。壶瓶山稳定的猛禽迁徙观测点在2016年5月第一次发现。自发现后,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每年的春秋鸟类迁徙季节都会到观测点进行监测记录。观测小组主要由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镇中心学校观鸟兴趣小组的师生组成,他们在鸟类集中迁徙的通道上进行全天候观测。
“我们已连续监测6年了,每年都观测5千到1万只猛禽过境,10月10日出现单日2000多只的记录,估计是由于秋季温度偏高,近段气温骤降,导致猛禽集中迁徙。”监测人员表示。
据悉,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山脉东北端,云贵高原向东部丘陵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特殊,加之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食物丰富,因此成为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每年春秋季,无数南北迁徙的候鸟在这里驻足,为继续迁飞路途补充能量,也有一小部分在此越冬。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康祖杰介绍,开展猛禽迁徙规律及数量变化研究,对于鸟类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猛禽迁徙路线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及西部山区,中部地区猛禽集中迁徙通道数量非常少,壶瓶山单日过境猛禽超2000只还是第一次发现。历经6年的持续观测和调查对比,现在可以初步确定壶瓶山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之一。
图为鹊鹞过境壶瓶山。
天空中迁徒的猛禽。图片由阳光之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