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6月17日讯(通讯员 陈婧)“扫黄打非”工作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有力保障。今年来,常德市武陵区丹阳街道按照全区“扫黄打非”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聚焦“三个着力”,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新成效。
突出组织保障,发挥“扫黄打非"堡垒作用
“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为确保该项工作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扫黄打非”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制定了《丹阳街道2023年“扫黄打非”工作方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班子成员分片抓,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网格片区的责任体系,使辖区上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真正把“扫黄打非”工作摆上位、抓上
同时,结合街道实际,以“六有”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设立“扫黄打非”联络站办公室,制做“扫黄打非”标牌,设置“扫黄打非”举报箱,明确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和举报受理,收集整理“扫黄打非”会议记录及开展活动的各项资料,完善工作台账。
此外,街道建立起全面的信息收集制度,各社区每月一次到辖区单位和学校,及时收集贩黄及贩卖非法出版物信息,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实行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全体居民共同监督作用,鼓励及时上报有效信息。通过义务监督员队伍在辖区巡查、暗访、监测等方法,对辖区内背街小巷、居民院落、出租房及其他文化经营场所等进行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劝离,从源头上进行查堵、清理。
突出宣传教育,确保“扫黄打非”入脑入心
加大整合融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学校、公园等地设立“扫黄打非”宣传专栏,普及“扫黄打非”知识,夯实宣传阵地。围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编排融入有“扫黄打非”、打击侵权盗版等元素的文艺节目,以舞蹈、小品等形式,吸引了大量群众的观看。充分发挥辖区“五老”、楼栋长等资源优勢,开展进栋入户宣传。
突出青少年群体。通过“四个—”,即“一场宣讲教育、一次经历分享、一本好书推荐、一份阅读心得”,引导青少年养成“绿色阅读、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推动“扫黄打非”向纵深延伸,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以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场所为主要阵地,以“护苗”开学季、“护苗”绿书签、“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等形式,开展手抄报比赛、读好书等活动,每个学生争当小小宣传员,从小树立抵制不良内容出版物的意识,带动家长以身作则,不买、不看、不传非法出版物,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实现“扫黄打非”家喻户晓,共同筑起绿色阅读的安全“防护墙”。
用好各类平台。充分利用张贴标语、滚动LED屏、宣传栏、悬挂横幅、深入群众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开展“扫黄打非”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扫黄打非〞宜传教育和信息报送工作,依托“媒体+政务+服务”融媒体工作模式,实现“扫黄打非”日常宣传常态化。依托宪法日、世界读书日、知识产权日等宣传日开展“扫黄打非”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文化氛围。
突出巡查监管,筑牢“扫黄打非”基层防线
“扫黄打非”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进一步拓宽“扫黄打非”工作局面,实现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街道组建了一支由27名居民楼栋长、13名老党员组成的义务监督员队伍,制定了《“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职责》和《“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巡查制度》。坚持“扫黄打非”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创建与司法所、文明实践所(站)、警务室等多部门联合、联动工作格局,构建“信息互联、打击联动、问题联抓”工作模式,利用网格员、义务监督员、平安巡逻队等服务队伍积极发挥作用,协助社区做好辖区巡查工作,确保发现的“扫黄打非”线索能够及时处置和回复,做到“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逐步实现“扫黄打非”工作网格全覆盖,有效提升了辖区日常监管工作效能,开创基层社区“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工作新局面。
丹阳街道是纯城市街道,辖区内没有文化音像出版机构和单位,但学校和居民数目众多,“扫黄打非” 工作开展起来,虽有查处上的优势,但也有管理上的难度。针对紫桥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每月按时进行“扫黄打非”巡查活动,排查不明来历出租房屋,防止滋生非法出版物窝点,并协助文化、公安、工商、城管、教育等部门先后开展打击侵权盗版教材教辅及非法销售征订学生读物等专项行动,配合执法部门出动50余人次,检查书报刊店、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60余家次,通过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丹阳街道“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市民的知识产权意识日益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接下来,街道将以推动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将“扫黄打非”工作继续引向深入,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为全面提升丹阳幸福指数,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