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屈原的湖湘印迹 赓续千年历史文脉

2023-06-22 20:53:23 湖南卫视
作者: 编辑:戴桢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今年是屈原逝世2300周年,在他一生中最后的九年,因遭贬谪而流放江南,九年的漂泊生涯里,屈原行吟楚地,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楚辞名篇。如今,在湖湘大地,人们依然追随着屈子的足迹,赓续千年传承的历史文脉。

图片

溆浦,溆水之畔。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曾行吟求索于溆浦,在诗篇《涉江》中他写下了“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的诗句。溆浦,也成为屈原诗作中唯一具体描绘过的地方。

相传,屈原农历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投江,这一噩耗传到溆浦已是五月十五,因此,溆浦人将每年的五月十五作为“大端午”,通过龙舟竞渡、包枕头粽子等方式纪念屈原。

中国屈原协会理事 湖南省屈原协会常务理事 舒新宇:我们溆浦龙舟有两大特点 第一没有龙头 在屈原的年代我们楚国是不崇拜龙的 我们崇拜凤凰。龙舟尾高高翘起 像凤凰尾巴 两丈多长 这个是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有研究认为,屈原在溆浦生活期间,写下了《橘颂》《九歌》等20多篇楚辞名篇,至今,溆浦方言中还保留着几千年前的楚地印记。

中国屈原协会理事 湖南省屈原协会常务理事 溆浦屈原协会会长 舒新宇:在屈原《橘颂》里 圆果抟兮 (意思是)这个果子很圆 抟字是圆的意思 我们溆浦人讲 抟扇 (意思是)扇子很圆

上世纪90年代,为了纪念屈原,溆浦特意修建涉江楼,屈原的行吟地——思蒙现在已成为湖南“新潇湘八景”之一。

常德是楚国的旧地,屈原第二次流放沅湘时,就在这里停留,屈原的名句“沅有芷兮澧有兰”,描写的就是在常德洞庭湖一带特有的植被。据史志与典籍记载,常德太阳山,是沅湘楚人祭祀太阳神的圣地。屈原当年行吟常德时,很可能耳闻目睹了祭祀活动,留下了《东皇太一》《东君》等祭祀太阳神的诗篇。

我国现有文献中提及得最早的纪念屈原的建筑就在常德,名为“招屈亭”,其历史可上溯到秦朝末年。招屈亭下,一块“求索”石刻无言而立,纪念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篇。当年,屈原在这里“乘舲船余上沅”,“朝发枉渚,夕宿辰阳”,也就有了后来的《涉江》之作。在常德,以屈原名字或者创作作品的内容来命名的地点,还有100多处。

湖南文理学院教授 原湖南省屈原学会理事 梁颂成: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屈原已经成为廉洁正直、不懈求索、御侮抗争、热爱祖国的文化符号,对常德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的历史遗迹以及民间的纪念活动,都体现了屈原的文化精神。

汨罗是屈原晚年行吟求索之地,被誉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投身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至今,在岳阳汨罗市,仍有有屈子祠、屈原墓葬、独醒亭等众多古遗迹。今年已过耄耋之年的刘石林,五十年来始终守护着屈子祠。如今,这里已扩建为屈子文化园,独醒亭、天问檀等历史遗迹得到修缮保护,当地还根据屈原诗篇中描绘的场景,在园内新建屈子书院、香草湖等景观景点。

汨罗屈子祠原馆长 刘石林:要让屈原的精神在我们的后代一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而且要一代一代地更加(发扬)光大,我们才对得起屈原。

(端午怀屈原)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千年传承 楚韵流芳

端午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历经千年,源远流长。2006年5月,“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今,艾叶悬垂、粽子飘香、香囊韵浓、龙舟竞渡等这些最传统的端午文化印记,仍在汨罗江畔代代相传。

图片

端午时节,草木繁盛,汨罗江畔的山野间,艾叶、菖蒲、车前草等中草药星罗棋布,这些植物花草,正是汨罗人制作香囊的主要原材料。端午佩戴香囊这一习俗,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在楚地流行。“扈江离以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在屈原笔下的《楚辞》中,芷、兰、橘等一百余种香草香木被用来寄情喻人,屈原也因此成为“香草美人”文学意象的开创者。

汨罗香囊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戴芸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是屈原通过木兰的露水、菊花来表达自己从内而外的至洁的精神品质。

千百年来,汨罗人将屈原的“植物情缘”延续至今。纯手工缝制的香囊,内以石菖蒲、艾叶、藿香、紫苏等《楚辞》中提及的植物为原材料,外面包裹精心刺绣的丝布,再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既寄托着对屈子的缅怀,也有辟邪驱瘟之意。

汨罗香囊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戴芸伊:千年之后,在我们汨罗江畔,101种植物仍然可以在我们的山林高壤中找到,我们就用一枚香囊来纪念屈原的这种高尚的品德节操。

插艾叶、挂菖蒲也是汨罗人端午时节辟邪祈福的传统习俗。每年端午将至,老百姓便会将野外采来的艾叶、菖蒲扎成束,倒挂于门窗两旁,这样的习俗源于汨罗江畔流传的这样一首民谣:“五月五日午,屈原骑艾虎。手持昌蒲剑,驱魔归地府。”

汨罗市屈子祠镇儒礼祭祀传承人 李正文:按照常规的话应该是顺插,但是我们这边都是倒挂,过去是有一副对联,关于驱五毒的,后来我们就用上了插艾叶,艾叶倒挂,就好像是一对剑悬挂在那里。

粽子更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古老的汨罗江上很早就有用竹筒饭祭祀龙神的传统,千年前,屈原留下“宁赴湘流藏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辞赋,怀沙投江。据传,屈原投江之后,当地老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吞噬屈原,就将正在祭龙用的竹筒饭丢进河里,后来竹筒饭逐渐演变成“角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粽子。

岳阳市级打倡非遗传承人 孙浩:粽子为什么是牛角粽呢,因为在古人的祭祀里面,用“牛头”表示一种精神上的象征。我们汨罗的先民当时为了纪念屈原,宁愿自己肚子都吃不饱,把米包成粽子,抛到河里。

如今,汨罗粽仍保留着最传统的“角黍”做法,以糯米为食材,用碱水浸泡后,用天然的野生粽叶包裹,经大火水煮后,色泽金黄,被称为“角黍包金”。水载诗魂,粽系民情。即便过去了2300年,在端午节这天,汨罗人依然会赶赴汨罗江畔,将包好的粽子洒入汨罗江中,虔诚悼念诗人屈原。

岳阳市级打倡非遗传承人 孙浩:一边唱这个民谣,一边抛粽子,“屈原殉国汨罗江,倒流三十有龙帮,两岸乡亲泪汪汪,抛下粽子悼忠良。”就是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求索精神。

历经千年,汨罗江畔的端午习俗依旧绵延传承,寄托着老百姓们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正成为汨罗最耀眼的文化名片,走向世界。

(端午怀屈原)专访方铭:让屈原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

6月21日,屈原精神及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汨罗举行。围绕屈原精神的时代价值,本台记者专访了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

图片

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节日不同,端午节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加入了纪念历史人物的人文内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屈原。

中国屈原学会会长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方铭:(端午节)人文的精神逐渐聚焦在屈原,那么这就说明了屈原活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之所以能活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就是我们对他高洁的人品,坚定的信仰的一种钦佩,或者是我们对我们自己希望能达到的一个高度的期盼在里边。

战国末期,被流放的屈原曾在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结庐而居。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汨罗江而死。时隔两千多年,人们依然在用各自的方式怀念这位备受景仰的诗人。

中国屈原学会会长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方铭:他是正道之行的人生态度,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坚定不移的美政理想,还有一个是九死不回的底线。就告诉我们当代人应该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情怀的人,一个有理想的人,更重要的就是有底线的人。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2009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端午节及其传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屈原的作品及精神价值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中国屈原学会会长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方铭:实际上屈原的人生它就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符合人道主义的文化,还有符合人类文明方向的文化,它同时也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所以我觉得未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种可能性更大。

来源:湖南卫视

编辑:戴桢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