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方栋波 张景珣 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长期以来,湖南省审计厅明确研究方向、做实研究内核、 提升研究质效,坚持把研究作为破解审计工作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以高质量审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个目标”明确研究方向
根据研究型审计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的总要求,省审计厅明确要以政策研究常态化、数据分析常态化、跟踪监督常态化、督促整改常态化为目标,实现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常态化监督,做到揭示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切实整改和防范化解风险一体推进,切实提升审计监督整体效能。
目前省审计厅出台了研究型审计工作方案,建立了由分管厅领导负总责,9个业务处室分领域牵头的工作机制,分别研究财政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审计等9个领域的重要审计事项,并建立了本领域被审计单位管理台账及审计项目数据库,提出本领域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初步意见50多条。
“四个重点”做实研究内容
一是开展政策研究,牵头处室分别聚焦财政预算决算、经济责任、重大项目、国有企业、教育科技、社保医卫、金融等领域,研究分析本领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相关法律法规。从4月上旬起,厅领导带领调研组,已深入30余个基层审计机关、40余个审计现场,梳理出8个方面100多个普遍性、倾向性问题。
二是开展数据采集,牵头处室会同电子数据审计处负责本领域被审计单位相关电子数据的采集、校验、分析,提出数据分析疑点,形成数据分析方法,汇总监督成果,出具分析报告。
三是组织实施项目,牵头处室组织试点审计,制定工作方案,确立审计重点,对重点问题明确统一的定性、处理原则。
四是做好成果开发,牵头处室汇总提炼本领域审计项目实施结果,形成分析报告,并联合形成审计要情、专报等审计成果。
“四个贯通”提升研究质效
进一步优化审计“四分离”工作机制,推动审计监督计划、实施、审理、执行闭环管理、协调运行。
一是推进审计项目计划与政策研究成果贯通。坚持把重大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和日常监督发现的突出问题作为审计关注重点,进一步提升审计项目计划的精准性和科学性。2023年共安排审计项目213个,结合经济发展仍存下行压力突出了“三保”支出等10个方面的重点,既对接署定计划安排了乡村建设等13个审计项目,又立足湖南实际安排了湖南银行资产负债及运营情况等审计。
二是推进审计项目实施与大数据分析贯通。推行“业务主审+数据主审”双主审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提出疑点,近两年预算执行审计共采集处理了1400多个财务账套和30多个预算部门的业务系统数据,切实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三是推进审计项目审理与干部考核激励贯通。进一步优化审理会议制度,做实审计问题汇总表、审计项目亮点表、提请审议事项表和审计成果开发表“四张表”,以成果导向考核干部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今年一季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的120人中,审计工作中的实干表现成为量化考核的重要参考。
四是推进审计项目执行与内部审计监督贯通。成立由审计执行处、业务处、省内部审计指导中心等处室组成的审计执行小组,强化审计执行力量。同时,充分发挥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作用,共同推进审计整改落实。
湖南省审计厅深入推进研究型审计,使审计重点更加聚焦,审计运行更加顺畅,既相互分离又彼此制约,既分工负责又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逐渐形成,审计效能充分释放。
今年以来,共查出违法违规、损失浪费和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80多亿元,向被审计单位和相关部门提出审计建议70多条,促进完善管理制度50多项,报送审计要情和专报28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一大批成果成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