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31日讯(记者 潘锦 通讯员 王盼盼 袁强 陈思怡 耿志慧)近日,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朱红英教授带领学生来到蔡和森故居和新民学会旧址纪念馆,开展移动思政课。
因材施教、常学常新是上好移动思政课的关键,为了达到最好的课程效果,朱红英筹备了很久:“带学生出来不能是走马观花,而是要让他们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就要在前期准备上下足功夫。”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朱红英在课上设计了一场题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活动,引导学生畅谈革命先辈在革命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课程还设计了“重温入团誓词”“齐诵《沁园春·长沙》”等环节,生动演绎了一场场新时代青年与革命先辈的“青春碰撞”。
谈起朱红英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师生们纷纷点赞。青年教师常自发来到朱红英的课堂跟班学习,“朱老师的气场足,课堂掌控力强,课堂闪烁着思辨的火花,气氛活跃……”
朱红英先后斩获湖南省普通高校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南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一等奖。在她的带领下,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先后获评“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思政精品”“省级思政‘金课’”,成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特色思政课,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同行的高度认可。
2021年以来,依托教育部课题《湖南地方党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她创设了以“时空对话”为主题的系列“移动思政课”,将讲台搬到岳麓山、烈士公园、雷锋纪念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地方,突破了教学场地的限制,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中感受到中国革命文化的力量。通过与历史“人物”进行跨时空对话的方式,弥补传统思政课“满堂灌”的缺陷,实现了学生主体身份的转化,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学习并思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增强了历史自觉,坚定了文化自信。
在以“时空对话”为主题的“移动思政课”上,朱红英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专业特色相结合。中医药专业学生的课堂常常设置在校史展览馆和药植园里,人文与管理学院学生的课堂多设置在烈士公园,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课堂设置在了湖南省博物馆里……贴近现实,立足学生需求,抓住学生兴趣,学生才能由“学答”到“学问”,主动融入到思政课堂中来。
朱红英希望自己打造的思政课是一门“有味”的课程,学生学得“有味”,又能真正滋养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