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
8月28日,走进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株洲齿轮”)智能配送中心,四处安静,只听见机器人滑过的声音。
确认过二维码,一台机器人精准从货架取下放置零件的箱子,送往分拣台。工人根据订单挑选所需零件后,传送带从空中直接送达车间。
近1.5万个货位,每天超10万件物料进出,一切数据,都悉数上传至“株齿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这一场景,是株洲工业智能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株洲这座老工业城市,正腾“云”而起。
龙头企业“打样”,从点到线
株洲工业底子深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何畅却忧虑重重,“株洲人才资源不及长沙,物流优势不及沿海,如果不紧跟智能化转型的大势,制造业优势难以占据领先地位。”
然而,智能化转型,对企业而言,需要前期投入大额资金、培育科研团队。
“轨道交通、陶瓷、服装……株洲的各条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先‘打样’,赋能上下游企业,即可形成从点到线带动效应。”何畅说。
株洲齿轮,率先“打样”。
从采购、零部件装配,到检测、成品包装,在株洲齿轮新能源动力总成总装车间里,机械臂上下挥舞,工人仅需通过屏幕操作、扫码。后台系统里,产品、订单、产能、生产等数据,均可一键查看。
“装备制造业早已是一片‘红海’,哪家企业能降本增效,哪家企业便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株洲齿轮运营和信息化总监郑琳说,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下,库存、生产、销售等数据都时常对不上,更别提精细化成本管控了。
2019年,企业毅然开启数字化转型。200多人的团队,从采购、生产到最终销售的各个环节入手,逐个突破。同时,企业联合一批机构、高校和企业,共同打造“面向高性能传动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床项目”(简称“株齿云”),谋求创新变革。
2021年,株洲齿轮同步切换八大核心信息业务系统,产品、订单、产能数据统一上传至株齿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账本”明晰起来,各业务流程高效协同,提质、降本、增效带来明显收益。
从2019年到2023年,订单交付及时率提升了26.4%,生产效率提升了32%。今年,企业销售收入有望突破20亿元。
从点到线,2021年10月,株齿云正式对外发布,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一家江西做齿轮加工件的企业入驻了,从钢材锻造到总装,企业工序环节点既多且杂,困扰企业已久。
“我们深耕装备制造业60余年,深知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面临的痛点和难点。”郑琳说,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后,实现了质量可追溯,库存也清晰了。
目前,株齿云已开发近300款工业APP,在汽车、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行业应用,赋能613家企业,为产业链合作伙伴构建起一个集共性技术与解决方案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搭建云平台,连线成面
除了株齿云,风电云、陶瓷云……株洲行业级云平台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仅今年上半年,株洲便推动4335家企业上云,301家企业上平台。
一条条产业链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变,株洲还将线连成面,设立湖南省首家工业软件园——天元工业软件园,搭建政府公共数字化平台“天元工业云”(简称“天元云”),为本地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
“天元云有一支既懂工业又懂技术的专业化技术团队和本地化服务团队。”湖南澳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军说,企业转型受实力与体量的限制,但在平台团队的帮助下,贯通了生产、供应、研发等业务全链条,实现企业内部核心业务全过程数字化覆盖。
立足株洲本土,为企业“量身定制”,天元云推出不久,已经“吸”了不少中小企业“粉”。
“国内外知名云平台‘高大上’,但中小企业用不了那么多功能,更承担不起升级的费用。”力行动力负责人说。
“数字化过程中,免不了参数、技术的修改与磨合,天元云是株洲本地的云平台,处理问题非常高效。”宏达高分子公司董事长曾维楚说。
据了解,未来,天元云平台将推出一批有针对性、能落地的“小快轻准”应用产品,推进企业、产业、园区整体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和创新发展。
在此之前,株洲已抢先布局,为智能化转型打好基础。
株洲构建以中国移动(株洲)数据中心、华云数据湖为代表的“两核多点”大数据中心格局,初步具备“面向中南、辐射全国”的能力。
株洲还瞄准创建全省第二个千兆城市目标,推动5G规模部署和应用推广。据统计,今年株洲新建5G基站1600个,工业园区实现5G网络深度全覆盖。
根据规划,株洲将力争年内建成智能工位1000个以上、智能制造车间(企业)200个以上、上云上平台企业突破7000家、数字经济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