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丨湖南省委书记为何频频提到这把“万能钥匙”?

2023-08-03 11:23:09 新湘评论·指点 编辑:苏好
字号:

近段时间,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出席会议和参加调研时频频提到一句话:要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

图片

中国有句谚语,“什么钥匙开什么锁”,意思是具体问题必须用针对性的办法去解决。省委书记沈晓明将改革创新喻为“万能钥匙”,并连续多次强调要用好这把“万能钥匙”,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方法论要求。

当前,湖南正全力推动把“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最需要改革与创新这把破解难题、增强发展新动能的“万能钥匙”。

NO.01

用“万能钥匙”为人才松绑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人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雄厚的智力储备,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湖南爬坡过坎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底气。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向新的征程,湖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

7月28日,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抓实抓细重点工作,不断开创全省人才工作新局面。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根据人才发展规律和实际工作需要积极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持续为人才松绑,不断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激活人才“一池春水”,让各类人才各尽所用、各展其才。

近年来,湖南积极抢抓人才发展战略机遇,形成天下英才聚三湘、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众多“千里马”纵横驰骋在三湘大地。

在打造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湖南实施“一链一才”产业人才计划,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数千名。以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等平台为牵引,让各类人才协同发展。

图片

2022年5月28日,长沙高新区“千博万硕”引才工程进名城名校深圳。

日前,全省人才总量超过780万人,拥有在湘两院院士93人,其中近十年入选院士21人,入选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计划专家分别逾3000人和4000人,均居中部地区前列。

长沙河西大学城作为千年文化圣地,聚集全国各地数以十万计的高校学子,为湖南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也让湖南更有底气在更多专业领域实现全国、全球的研发突破。

盛夏时节,长沙科创捷报传来,省委、省政府明确要将长沙建设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并作为全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有数据显示,2022年长沙人口净增18万多人,成为全国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近年来,长沙持续升级人才政策体系。今年3月30日,长沙正式发布《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人才集聚发展若干措施,从10个方面制定了45条人才政策,被网友誉为“史上最强人才新政”。“网红”长沙,不仅是美食美景“打卡地”,更是各类人才纷至沓来的聚集地。

对于创新人才,落户住房补贴、创业补助等政策,可能是“引得来”的理由,但要想真正“留得住”,还得打破制度层面的“条条框框”,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尊重人才创新、满足人才需求。因为对于人才来说,创新成果的转换、自我价值的实现更为重要。

NO.02

用“万能钥匙”为发展破题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

7月26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当前有关重大改革事项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结合湖南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加强改革的政策、进度和效果统筹,聚焦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改革的办法破除各类瓶颈障碍。

创新系统纷繁复杂,而化繁为简的关键,在于政府相关部门提纲挈领、锚定航向、破除障碍。

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提升科技治理效能,2022年,湖南对标中央出台了《湖南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从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快速连接通道,到深化科技人才培育、评价、激励制度改革,进一步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图片

4月12日,湖南“四大实验室”“四个重大科学装置”调研座谈会在长沙召开。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湖南全力推动“4+4科创工程”,建设“四大实验室”和“四个重大科学装置”,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吸引了众多“创新因子”闻风而来,创新生态活力迸发,研发机构的“磁场”之强超乎想象。目前,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四个重大科学装置正全力推进科技攻关。

消除“卡脖子”,说到底,还得靠技术,还得靠改革与创新。

近年来,我省各市州一连串创新成果,显示出科技创新攻坚仗的高“含新量”。

在长沙,中国电科48所率先发布自主研制、用于生产碳化硅外延片的国产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标志国产第三代半导体专用核心装备迈进“8英寸时代”;在株洲,建成了世界第二条、国内首条8英寸大功率半导体(IGBT)生产线,使得中国高铁有了“中国芯”;在湘潭,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能为18.3米直缝埋弧焊管进行全长扩径的制造设备开始交付;在常德,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完成全球首吊,它能将500辆小轿车起吊至130层楼的高度,解决了超大型塔机在极端工况作业中面临的多项世界难题;在益阳,国内首台、全球最大规格剪切型GN700密炼机成功下线……

2022年,湖南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快速进位至全国第8位,6个实验室获批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科技资金超23亿元,“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94项。

湖南“科创森林”愈加枝繁叶茂,“湖南智造”和“湖南创造”在全球攻城拔寨,不断提升湖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NO.03

用“万能钥匙”为湖南聚力

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气候与生长环境,创新只是昙花一现。

如前所述,当城市吸纳众多的人才就业创业时,提升了地方创新活力,同时也会激励地方政府改善治理并创造友好的营商环境。

7月24日,沈晓明在专题调研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时强调,要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向湖南集聚。

“你负责阳光雨露,我负责茁壮成长。”

政府、孵化器、投资机构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人才、政策等全方位服务,如同“阳光雨露”般为创业者构建起积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而事实上,像这样的服务,也早已成为湖南各级政府部门帮助企业不断迸发创新活力的共同行动。

株洲定期推行政企“早餐会 ”,岳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长沙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些其本质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次深刻调整及重塑。

而这些行动,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图片

2022年6月11日,株洲“早餐会”上,6名株洲本地企业家畅所欲言。来源:株洲市委宣传部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而企业则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全球每销售10只普通打火机,平均就有7只来自邵东。这些仅售1元的打火机,其技术含量却一点也不低。小巧的机身内,集成了30多个零部件,涉及火焰控制、点火强度等多项精密工艺。

为了给当地制造业企业提供一个共享的“创新大脑”,邵东成立了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每年财政预算投入产业引导资金3亿元,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支撑,打火机早已从一个传统产业蜕变成代表中国高端智造的新兴产业。

不沿边、不靠海的湖南,如何进一步激活创新发展动能?如何从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扩大开放?

在长沙国际邮件监管中心,“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发展新模式”将通关时间压缩50%,企业综合运输成本降低约30%,这都得益于湖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

近年来,湖南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发挥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中非博览会等平台优势,加强口岸和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差异化、首创性、集成式、全方位改革,加强制度创新,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向湖南集聚。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重构全球创新版图,接下来,湖南要以挑大梁的勇气闯出改革创新的路子。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