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丨杨雅儒:躬耕前行培育学生创新力与创造力

2023-09-10 15:37:44 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文婷婷
字号:

图片1.png

杨雅儒老师(中)与学生们。

图片2.png

杨雅儒指导的学生作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潘锦 长沙报道

晨曦细雨育桃李,三尺杏坛正芳菲,粉笔深耕三尺台,执笔挥汗育良才。八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每个教室都留下了她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足迹。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精心打磨每一分钟,作为设计学科的老师,创新力与创造力、家国情与责任感是她课程培育的重点,她就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专业教师杨雅儒。

以赛促学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

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一直是杨雅儒老师思考的问题。

为了上好一堂有趣的课,她会提前从网上听各种名家课堂,下载课堂实录,精心分析教育大家的思路。

她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好比一棵树的生长,要先播下种子,然后细心灌溉,再慢慢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是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需要抓住日常学习生活的点滴,在细微处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为此,她探索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模式,例如在课程中引入主题招贴大赛,以赛促学。首先将学生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找寻、分析并分享优秀的爱国主义主题招贴,将其中的元素进行归纳、总结,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在此过程中,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史、党史,杨雅儒会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有趣又简短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用同学们所喜爱的语言和角度进行解读、介绍。

她说:“这一系列纪录片,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对祖国和民族的文化产生深深的认同感、自豪感,也让一些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了未来奋斗的方向。”

一段段小视频,发挥着巨大的魅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植入学生心灵,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接受得更好。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时代的进步,杨雅儒也会让每小组成员对各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进行采访,以此对比不同年代衣食住行的差异,通过时代故事、时代模范,鼓励同学们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汇报,让同学们从亲人的描述中感受时代的变迁,感受每个时代都应有每个时代的担当。

厚植家国情怀 培育强国之志

三尺讲台,一生情怀。

在杨雅儒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爱国爱党主题海报的设计中并收获颇丰。

杨雅儒所指导的学生陈英所设计的作品《明》获2021年湖南省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殷林辉所设计的《初心百年,砥砺前行》获2021年湖南省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何佳莉所设计的《笃梦逐行》获2019年第十一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赛区三等奖;李妮霞设计作品《中国兴·支付无处不在》获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

杨雅儒的课程案例《感受图学魅力,赓续红色血脉》紧紧围绕爱国爱党主题海报进行了精心的课程内容设计与环节安排,并获得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举办的全国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学习二十大铸魂育新人”课程思政展示活动全国十佳课例。

杨雅儒老师一直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己任,在教学中注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用她的智慧,引领孩子们将家国情怀厚植于心,唤醒学生的担当意识与强国之志。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她也将踔厉奋发,扬帆再启航。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