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刷脸”购药、参保居民“刷脸”挂号、诊间移动支付……如今,这些场景已在湖南省长沙县成为现实。2022年以来,长沙县探索智慧医保,通过信息化赋能、无感化监管,打造医保智能服务和智能监管“两翼齐飞”的管理服务体系,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程“刷脸”,十分便捷
患有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喻女士最近到长沙县妇幼保健院就诊,她在人脸识别设备上“刷脸”完成身份验证后,医生为其诊疗开方;接着她不是去窗口排队缴费,而是扫二维码实现诊间支付,并在手机界面查到了医保支付金额、个人支付金额。然后,她在智能化药房“刷脸”取药,整个过程十分便捷。
“信息化改变了患者的就医方式。”长沙县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夏宇说,移动支付、人脸识别与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在医院全面融合,患者在微信公众号、自助机上用医保电子凭证挂号,进行线上支付;在诊间,通过人脸识别设备刷脸就诊。
长沙县医保局局长唐锋介绍,长沙县的智慧医保项目包括公共服务、智慧就医、移动支付、智能监管四大主要方向,医保部门联合技术公司开发功能集成设备,利用生物识别技术,突破卡、码、证等实体介质的限制,让群众刷脸办理医保业务和结算医保待遇。
这大大方便了老年人购药。长沙县各大药店为有需要的购药者提供医保帮代办服务,药店安装了依托医保电子凭证的人脸识别设备,老年人“刷脸”即可购药,在系统内还可以查询参保信息。“智慧医保项目在长沙县40多家老百姓大药房落地,老年人买药更方便了。”老百姓大药房副总经理彭剑说。
长沙县副县长邱友梅告诉半月谈记者,长沙县域经济发达,有40多万外地产业工人。为方便他们就医,长沙县推行外地人员快速办理异地备案工作,外地人员只需人脸识别,扫描证件上传,快速办理异地备案,就能提升就医体验。
医务人员用手持式医保智能服务终端查房
管理与服务“两翼齐飞”
长沙县医保局依托湖南省医保信息平台,整合场景监管和医保服务信息设备采集的信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参保人诊疗、购药、结算等环节,有效识别、预警和制止可能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时提供医保违规问题预警。
——智能监管全覆盖,有效监管挂床住院、冒名住院等行为。在长沙县,每个医院所有病区的护士站都铺设了“手持式医保智能服务终端”和“额温枪”两套场景监控设备,实现日常查床及远程查床功能。
在长沙经开医院心内科,半月谈记者看到,患者刘冬芝在办理住院手续进入病区后,护士长韩玉通过人脸识别进行医保登记,患者的信息同步到“手持式医保智能服务终端”和“额温枪”,护士每天测量体温、查床,实时上传数据至医保局端口。
——变监管思维为服务思维,变“发现问题、事后处罚”为“监管关口前移、提前预警”。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长沙县所有医院都配备智能监管设备,监控关口前移,实现基金监管向大数据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监控转变,提升医保基金安全性。“我们采集医疗场景数据,对血透、门诊慢特病、门诊统筹等医疗服务行为风险实现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长沙县医保局副局长龚发军说。
长沙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胡芬说,在医生录入医嘱时,智慧医保系统会针对检测项目进行违规性检测和提醒。比如,当医生同时录入“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测定”,智慧医保系统会提醒医生是否存在重复收费的可能,提醒也会发给医院管理者。一位医院管理者说,以前一些医保部门干部发现问题直接扣钱,“以罚代管”,现在改革朝着事前监管的方向发展,帮医院提前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患者“刷脸”取药
深化改革仍需多措并举
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基层医保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信息壁垒”,如在湖南省医保平台内,患者住院诊疗的基础数据与监管数据之间尚不能有效互通共享,实现“服务+监管”的智能化模式仍存在壁垒,场景监管预警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仍需提高。
湘潭大学副校长盛明科教授认为,推进智慧医保需要把握好三方面问题。
在体制改革方面,以医保智慧化建设为方向,配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在试点铺开方面,要注重总结经验模式,寻找真正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的“金钥匙”,补齐短板弱项,搜集和整理来自医保、医院和患者各方建议,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在技术运维方面,应将智慧医保服务终端系统并入全国医保信息系统“一盘棋”之中,实现省域内外医保管理服务信息的共联共通共享。
湘潭大学商学院产业与区域研究所所长李海海教授建议,政府部门应从战略高度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深化改革,加强三医联动,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说,医保需要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整合医疗大数据等信息,推进数字医保、智能医保和智慧医保工作建设,满足参保患者需求、医护机构需求,支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确保实现人人享有可及、安全医疗保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