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物”语|稻虾米、小龙虾、小零食……跟着“新农人”代表寻味湖南

2023-01-14 10:44:16 红网
作者:蔡娟 陈珉颖 编辑:翁子茜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陈珉颖 长沙报道

2023年湖南省两会启航。今年大会期间,在代表委员的行李箱里,又带来了哪些“干货”与“礼物”?依然令人期待。

湖南是农业大省。益阳作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唯一的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动力支撑,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一幅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图卷正在南洞庭湖畔徐徐展开,勾勒出中国乡村振兴的典型图景。

那么,跟随时刻新闻记者的镜头,走进益阳代表团,听听“新农人”代表箱子里的“两会故事”。

一锅稻虾米,播撒满屋香

中午时分,益阳代表团驻地的走廊里弥漫起阵阵浓郁的饭香。循着香味,时刻新闻记者走进了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助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庆明的房间。

凑近一看,原来是黄庆明在房间里开“小灶”,茶水台上正煮着一锅香喷喷的米饭。令记者费解的是,省两会驻地酒店为代表委员们提供统一配餐,为什么还要自己煮饭?

“北有五常粳稻米,南有南县稻虾米。这是用我们南县稻虾米研发的速烹煲仔饭,想邀请参会的代表们来品尝一下,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作为南县稻虾全产业链协会会长,黄庆明带来了速烹煲仔饭、自热米饭等多款热销稻虾米产品,把房间堆得像个产品展示厅。在黄庆明的邀请下,记者品尝了几口稻虾米煲仔饭,软糯清香、略有嚼劲、回味甘甜,让人秒变“干饭人”。

湖南是水稻大省。近年来,南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稻虾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如今,稻虾米已经成为南县“一县一特”农产品。2022年,南县稻虾米荣获第107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

目前,南县稻虾产业规模和影响力跻身全国三强,获评“中国稻虾米之乡”“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形成集科研示范、苗种繁育、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健康餐饮、农旅融合于一体的完整稻虾产业链。“我们的特色与优势就在于稻虾全产业链推进发展。”黄庆明表示,稻与虾的亲密邂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乡村产业振兴未来可期。

小龙虾变身网红“科技菜”

在湖南,什么是夜宵江湖的绝对主角?众所周知,小龙虾。但鲜为人知的是,湖南半数小龙虾产自益阳。作为小龙虾主产区,益阳正以小龙虾预制菜的全新姿态领跑消费市场。

“有麻辣小龙虾的味道!”晚饭过后,湖南省人大代表、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党总支委员邓旭东站在房门口,闻到了一阵熟悉又诱人的味道。原来,住在隔壁房间的湖南省人大代表、国联(益阳)小龙虾种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正在加热一锅预制的麻辣小龙虾,随即邀请邓旭东和记者尝,并交流试吃感受。

“这是我们集团研发的小龙虾预制菜,有麻辣、蒜蓉等多种口味,很受年轻人的喜欢,买回家只需稍微加工就是一道美味佳肴,是爆款产品,卖得很火。”作为甲壳动物遗传育种与增养殖领域的博士,山东汉子李斌扎根清溪村三年多。他边剥虾边笑着说,“吃虾我不在行,育种我在行。”

2019年国联水产项目落户,与益阳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建智慧生态农场,成为“稻虾”示范基地、“稻鱼”种养示范基地及“稻油”轮作示范基地。随着项目成果落地,如今的益阳餐桌上,多了不少“科技菜”:刘少军院士培育的“合方鲫”、官春云院士培育的“院士油菜”、博士稻田虾……

如今,有了科技加持,清溪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越来越清晰,村民的致富门路越拓越宽。李斌说,目前他和团队最想完成的课题,是如何将“一季稻一季虾”提升到“两季稻三季虾”。在他看来,全国产值已突破4200亿的小龙虾产业,如何打通“任督二脉”、迸发更强能量,唯有从科研中寻找答案。

“山货”传承者

“这些芝麻红薯干、腊八豆、土人参、干盐姜,都是古法制作、自产自销。没想到代表们都很喜欢,快吃完了。”

走进湖南省人大代表、桃江县大栗港镇米儿家庭农场负责人郭美华的房间,她正从行李箱里拿出一小包、一小瓶的土特产或小零食,它们都产自郭美华自家的农场。

作为一名“新农人”,郭美华皮肤黝黑、笑容可掬、乐观开朗,妥妥的女汉子。作为初任的人大代表,虽然面对媒体采访有些紧张,但一谈及农业种养与农场经营,立刻就打开了话匣子。

郭美华说,她和丈夫原在外打工,1997年回到家乡大栗港镇。2015年5月,她注册成立桃江县米儿家庭农场,开始散养土鸡土猪、种植生态蔬菜、种植莲藕,在藕塘中套养泥鳅、鲫鱼等水产品。

渐渐地,郭美华发现,由于村里交通、信息的闭塞,农产品滞销烂在地里,而城市人又为买不到“山货”而发愁。于是,郭美华把目光投向了农副产品加工,带领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为农户免费发放种苗,在成熟后全部收购,然后农场把有乡野气息的食材用传统工艺制成土特产,还原人们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通过网络,把土猪、土鸡、土鸡蛋、应季蔬菜、印子粑粑、坛子菜等特色产品远销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

郭美华告诉记者,端午节前后,就带动村民手工制作家乡的粽子;中秋节,又热卖家乡的糍粑;印子粑粑、坛子菜等家乡特产,四季供应;免费为贫困农户售卖土猪、土鸡等家庭农副产品。目前,农场年销售额达200多万元,带动20多户村民创收增收。2017年,米儿家庭农场成为桃江县第一个“省级示范农场”。

“在偏远的山村,很多农产品依然存在滞销的问题:城市里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需求大,买价高;农村里的农产品低价还卖不出。就是在这样的差异下,农产品上行就变得势在必行。”郭美华表示,作为人大代表,她将认真履职,积极建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红网

编辑:翁子茜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