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晴空万里,刚开完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意气风发走出湖南省人民会堂,对于2023年湖南的发展,他们信心满怀;
一天前的1月17日,湖南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履行了参政议政职能后步出会场的委员们踌躇满志,纷纷表示将为湖南的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增光添彩。
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人民网 向宇摄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近5万亿元,同比增长4.5%以上、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101.8亿元,同口径增长6.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左右,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居经济十强省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7300元、19500元,分别增长5.4%、6.8%,高于经济增速;粮食总产达603.6亿斤,连续三年保持总产600亿斤以上……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全省2022年的数据公示,提振人心,也对未来湖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回首过去,俯拾仰取皆收获;展望未来,策马扬鞭再奋蹄。
“湖南仍将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可预期对冲超预期,不负‘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嘱托。”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蓝图已绘。
稳经济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022年12月22日,湖南省委经济会议召开,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做好2023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600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省政府工作报告里,对于2023年湖南经济发展规划清晰明了。
“岳阳作为全省第二大经济体,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快则快、能大则大、能强则强。”湖南高质量发展,如何贡献市州力量,湖南省人大代表、岳阳市委书记曹普华深知责任在肩。曹普华表示,2023年要让岳阳经济的油门轰起来,既抓“顶天立地”的产业项目,又抓“铺天盖地”的市场主体,开展“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岳阳消费年活动,推动外贸企业破零倍增、业绩回归。
“坚持龙头带动、优势互补,提升‘强省会’带动力,落实‘1+N’政策体系,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同城化高质量发展,尽快发挥全国重要增长极的引领辐射作用。”如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明确要求。
“衡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厚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对此,湖南省人大代表、衡阳市委书记刘越高信心满满。在刘越高表示,将着力办好经济发展这一最大实事,盯准制造立市这一主攻方向,通过“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主导产业和14条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八大示范基地”,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强市,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中心”贡献。
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必须质量齐升。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3%。”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同样看重。
“报告里面提到要高标准规划建设湘江科学城,我们将加快湘江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提质,使湘江新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数字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湖南省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表示,湘江新区将着力打造数字经济赋能高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力争民营经济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培优做强民营企业,支持大型民企挺进‘三类500强’,引导中小民企‘专精特新’发展,新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00家。”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部分,让湖南省人大代表、国联(益阳)小龙虾种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感到前景广阔。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信心倍增,也感觉到使命重大。我们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自主灵活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把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不辱使命,为湖南经济稳中向前添砖加瓦。”李斌所涉足的小龙虾产业,目前已成为推进当地乡村振兴、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特色产业。
聚民生 描绘为民服务新画卷
临近春节,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沙堡洲村腊鱼腌制进入高峰期。人民网 李芳森摄
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政绩。
过去五年,湖南人民生活获得全面性改善,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评价由89.2分上升至95分。
五年间,湖南投入3400亿元,办成重点民生实事66件111项;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达2.4千伏安,提升43%;建成使用101所芙蓉学校,基本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县域二甲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32%、36%……
“要坚持人民至上,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民生福祉的关注,一如既往。
2023年,又有“十大重点民生实事”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启动建设100所县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项目”;“湘易办”超级服务端用户突破3000万户;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开展妇幼健康守护行动;推行异地就医结算与基层医保代办服务;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提高困难群体救助标准;开展残疾人关爱服务;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农村“三路”“两网”及灌溉、饮水建设……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近年来,全省工会构建完善职工服务体系,推动全省职工服务工作创新发展,组织开展工会帮扶中心赋能增效打造职工服务综合体、幸福企业(园区)等围绕服务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湖南省人大代表、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何俊峰表示,将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职工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作为新任省政协委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常务副校长陈斌考虑到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致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日益增加,特意将“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写入提案,“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陈斌认为,高校应积极作为。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身体健康、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今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健康湖南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提质增效,同时要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促进分级诊疗落地。”湖南省人大代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表示,目前医院正在探索和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真正的区域性医联体,把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网络打通并连接起来,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诊治能力,让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能在县域内治疗。
代表委员们的殷殷关切,政府工作的扎实推进,都为湖南的“民生答卷”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为民篇章。
厚实民生成色、加热民生温度,湖南将用更多五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谋振兴 展现乡村发展新活力
山乡巨变第一村湖南益阳清溪村。人民网 李芳森摄
“以端牢中国饭碗为目标。湖南新建高标准农田460万亩,粮食总产连续三年超600亿斤,油茶籽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以产业振兴为关键。湖南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达8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万亿元。”
“以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湖南提质改造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6996公里,美丽乡村示范村达7500个。”
……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串串亮眼的数字,映照出三湘儿女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的奋进姿态。
放眼望去,今日湖南的乡村,早已发生山乡巨变。
一条条乡村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的形成,不仅有效带动了农村地区特色种养、农村电商、旅游产业等,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也在加快形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走出会场,湖南省人大代表、清溪村总支部委员邓旭东感触颇深。
这位来自湖南益阳清溪村的返乡创业青年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关键还是要产业振兴。2020年,邓旭东通过流转部分山林,建立了“禾场上”家庭生态农场,吸引大量游客前往。邓旭东表示,接下来要充分挖掘周立波红色文化资源,带动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红色教育、乡村民宿、观光农业等产业协同发展,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作为因农而生、伴农成长的湖南农信,更是始终将其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农信系统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上,具有独特优势。”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张世平自豪地说。
针对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要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张世平表示,将推进行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和新一代信贷系统等建设项目,积极搭建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做好网上金融服务,做实做优普惠金融,充分发挥农商银行独特优势,更好服务湖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农稳,天下安。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离不开当地企业和产业的支持,减税降费作为缓解企业压力、激活产业动力的重要举措,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如何“放水养鱼”成为湖南省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光辉思考的问题。
曾光辉表示,将认真贯彻好支持乡镇经济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运用转移支付和其他社会帮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落实落细落好各项惠农利企税费优惠政策,用心用情服务“三农”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税务力量。
征程万里阔,奋斗正当时。
开局之年,湖南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稳、进、高、新”工作方针,吹响了新篇章的奋进号角。
稳中向好,湖南将发挥“挑大梁”作用,克难而进、进中求成,为全国经济向上向好注入湖南之力、展现湖南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