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登)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湖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海兵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难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全国、好于预期的发展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7万亿元、同比增长4.5%。
1.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出台稳工业26条、促进服务业恢复36条、稳经济大盘“1+8”政策体系和19条接续政策省内工作方案。开展“纾困增效”“万名干部联万企”等专项行动,累计办理退减缓各项税费超1000亿元。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授信签约项目85个。规模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在3、4月份下滑后迅速企稳回升。
2.抢抓机遇扩大有效需求。召开基础设施建设暨“三大支撑”工作推进会,集中铺排809个支撑全局引领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创新实施投资管理“五举措”,投资增长6.6%。出台促进消费恢复若干措施,召开首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
3.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增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2万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加快推进,规模工业增长7.2%,制造业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3.5%,软件信息、科技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五好”园区建设有力有效,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2.5%。
4.系统布局强化“三大支撑”。出台强化“三力”支撑规划,一体推进电力、算力、动力建设。电力稳定供应能力增加400万千瓦,“宁电入湘”稳步推进,一批火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启动运行,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突破94项关键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7%。
5.聚焦重点深化改革开放。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即将获批,“湘易办”超级服务端开通运行,省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湘信贷”上线运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进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总量居中部首位。
6.持续加力推进重大战略。强省会战略开局良好,长沙市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区域联动发展持续推进,岳阳、衡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通过国家审核。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万亿元。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城镇化率突破60%。
7.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就业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3.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重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本科录取人数增加2.9万人,新增养老床位3.7万张,幼儿托位6.5万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8%。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8.坚决有效防控重大风险。科学精准防控疫情,迅速有效处置省内疫情。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和立项管理,开展国有“三资”清查处置,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积极化解房地产项目逾期交房风险。加强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降。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2023年,宏观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预期偏弱,省内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重点领域风险压力较大;但有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凝聚的强大合力,有持续发力的国家稳经济系列政策,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有省内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有改革创新形成的强大动力,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全省经济有望保持向上向好的良好势头。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3年的主要计划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产业增长3.5%,规模工业增长7.5%,服务业增长7%。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生态环境指标以国家下达任务为准。粮食产量600亿斤以上。
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积极融入经济发展新格局。持续促进消费恢复,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办好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以“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为引领,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强化政策配套和落地落实。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管理。
2.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等行动,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新三样”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深入推进“五好”园区建设。
3.持续深化经济改革,全力推动发展环境新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要素配置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持续抓好民营经济“六个一”行动。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4.推动科教强省建设,助力开辟创新发展新赛道。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改善本科高校办学条件。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加快推进“四大实验室”、“四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高标准规划建设湘江科学城。深入实施“芙蓉计划”。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激发区域经济新动能。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强省会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支持岳阳、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创新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机制,实施好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6.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动形成乡村振兴新局面。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产量600亿斤以上。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7.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着力集聚开放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推进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加快建设贸易强省,深入实施外贸主体创新行动,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动高质量招商引资,继续实施湘商回归工程。
8.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创造共同富裕新成效。促进居民增收,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保障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建设健康湖南,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办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抓好保供稳价。
9.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形态。统筹“双碳”和能源安全,有序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新增电力稳定供应能力400万千瓦以上。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夏季攻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无废城市”建设。
10.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落实安全发展新要求。落实“六个一批”化债举措,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全面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科学抓好疫情防控。防范化解其它重点领域风险,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