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救援人员的不断努力,一名被困150小时的小男孩被成功救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珉颖 任晔 长沙报道
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大地震。报道称,土耳其正遭遇近80年来最严重的地震,死亡人数已超过2万人。
中联重科第一时间向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子公司发出赴灾区参与救援的指令。
联系当地应急部门、中国驻伊斯坦布尔大使馆、土耳其工程机械协会,初步评估灾区情况组织人员,准备救援设备、采购物资……地震发生当晚,中联重科首批救援队已踏上逆行之旅。他们在零下十几度的夜里顶着风雪,跨越1000多公里,于2月7日中午12:30到达指定地点,成为第一个出现在救援现场的中国装备力量。
记者于当地时间2月11日中午成功联系到前方救援人员,并获得了一次宝贵的通话机会。此时,救援队员们已经在废墟上坚守了144个小时,成功解救出三十多名被困人员。
在救援前线的中联重科现场工程师黄运兵通过视频向家里人报平安。
有求救,就有救援
记者:救援队现在的工作节奏是怎样的,你们的吃住问题如何解决?
中联重科现场工程师黄运兵:
在现场我们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里去。最长的一次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
现场有一个当地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的救援中心,会对整个区域进行统筹安排。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通过公司的当地服务经理与救援中心联络沟通,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废墟上,我们用挖机将指定区域清理干净,打开通道,便于救援人员进入废墟寻找被困者。
由于现场缺少发电设备,夜间作业困难,救援中心在凌晨一点之后就会停止工作,我们也会进入休息时间。然而,被困人员家属会从这时开始用各种工具敲击废墟,一旦得到里面的回应就会联络我们的当地服务经理寻求帮助。
只要接到求救,我们就会立刻行动。昨晚凌晨2点左右我们的服务经理接到求救,我们赶紧跑过去。我们大声呼喊,用石头敲击楼板,却一直没有任何回应。再加上我们没有生命探测仪,无法找到准确的位置。大家找了很久,只能作罢。看着家属绝望的眼神,我们也很痛心。
来这里已经5天了,我们连牙都没刷过,样子已经惨不忍睹,但我们的精神和身体状况都还不错,请大家放心。
中联重科现场工程师余可正在进行救援工作。
中联重科现场工程师余可:
从到达救援现场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离开过。
刚到现场的时候一片混乱,好在我们自己带了干粮和相关的物资,可以撑一段时间。不久后,当地部门就在现场搭建起了临时的补给点,帐篷下提供面包、水、热粥,以及各种能量补给零食给救援人员。
除了挖机,我们还带了工程车,我们几个就睡在工程车里。
条件肯定是艰苦的,这不是问题。每一次成功的救援对我们都是莫大的鼓舞。在生命面前,其它都是小事。
记者:前几天你们说缺少发电设备,现在情况怎么样?
黄运兵:随着救援力量的不断增强,各国救援人员的陆续集结,发电设备比刚开始那一两天还多一些了,基本可以满足需要。
然而,随着黄金72小时的过去,我们现在特别需要生命探测仪。到现在还被困在废墟中的人,体力和精神都已经接近极限,可能不会像早期那样能靠呼喊或者敲击身边物体来发出信号。其次,由于倒塌的房屋太多,街道严重受损,在大片的废墟之上,即便听到声音,也很难第一时间准确定位。
同时,现场还非常需要大型的起吊装置。房屋倒塌后,大块的楼板,吊顶等高高堆起,如果能有大型起吊装置,清理残垣与救援的速度肯定能更快。现在我们的挖机只能从旁边一点点的挖,这个过程中引发房屋二次倒塌的可能性还比较大。
余可:昨天有居民找到我们说听到废墟中有用石头敲击的声音,应该是有幸存者。当地已有一支救援部队正在进行挖掘工作。但没有生命探测仪就检测不到具体位置,直接施工怕会伤害到伤者,急需生命探测仪,想找我们借。
可是我们也没有,非常无助。突然想到我们国家队在这里的小分队有两台,所以想问问能不能借用。询问后得知他们也发现了类似情况,两台设备都在紧张作业。
所幸的是,我们通过公司的联络网,辗转联系正在当地的几个部门和机构,最终借到了一台生命探测仪。
中联重科救援队与国家救援队成功会师。
记者:听说你们与中国国家救援队“会师”了?那一刻是什么心情,有没有合作进行救援工作?
黄运兵:我们是第一批抵达灾区的中国救援队,说实话心里还是挺忐忑的。昨天中午11点左右,我们的当地服务经理告诉我看到了中国人,当时心里很激动。他说的地方离我们正好也不远,我们就赶过去了,就是中国国家救援队的一支小分队,他们正在用生命探测仪搜寻被困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遇到自己的同胞还是很激动的,但情况紧急也没有多聊。他们探测到生命体征,我们就协助清理废墟,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是合作很默契。
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不求回报地给予帮助,我们无差别地珍爱生命。
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
记者:接到救援任务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怕吗?
余可:我在土耳其分公司工作已经快三年了。在这里,不管是本地员工、客户还是普通的民众,对我都特别热情。我们见面时常要拥抱,甚至贴面,这在国内是要非常亲密的朋友才能做到的。虽然文化有不同,但是那颗真诚的心和发自内心的热情是骗不了人的。
这次发生地震,我觉得就是自己的朋友遇到了困难,他们很需要我的帮助,我不能什么都不做。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看着这片废墟,想想被压在底下的人,我只想时间能够慢一点,我们能更快一些。
黄运兵:说实话,接到任务的那一刻一点都不怕,满脑子想的就是赶紧出发来救人。来了之后一切情况都还比较稳定,我们也把车停在比较空旷的位置。虽然遭遇了几次余震,但基本没有给我们造成太大影响。
但有一天晚上,有一刻,我感觉死神已经站在了我身边。
昨晚凌晨1点多,我们已经在车里准备休息了。突然发现周围发生了混乱,此起彼伏的喊叫声,大家都在跑,很多车都发动了,救灾区域的出口已经堵住了。我们又听不懂当地语言,当时非常的害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们第一时间联系我们的服务经理,他说有人说海水倒灌进来了,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区域。那一刻我脑子都空白了,再回过神来都在想要不要立刻给家里人拨个视频交代几句。还好最后确认是谣传,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在那混乱的一个多小时里,我真觉得死神会随时把我带走。
记者:家里人会不会担心你们?
余可:我没有告诉家里人,特别是父母,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
我相信,告诉爸妈,他们一定会支持我,但他们会担心。两位老人吃不好睡不好挂念儿子,对他们来说太难过了。等我结束任务,一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爸妈报平安。
黄运兵:土耳其地震的第一时间,我的父母还有很多亲朋好友都给我打电话、发信息询问情况。我都跟他们说我在伊斯坦布尔,离震区很远,很安全。
除了我未婚妻,家里没人知道我来参与救援工作。我们一致决定暂时不告诉两边的老人,家里她会帮我安抚好。只要条件允许,我每天都会给她报平安。特别感谢她的理解和支持。
经历过无助与悲伤,依然相信奇迹
记者:关于你们的报道发出后,很多网友点赞,留言说你们是湖南的骄傲。
黄运兵:谢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但我们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优秀。虽然我们已经全力以赴,但在现场还是有很多无能为力。
昨晚7点左右,我们被通知在一处废墟下发现生命迹象。我们兴奋地赶过去帮忙,发现现场已经集结了好几台来自不同国家的设备和人员。大家通力合作,用设备清理周边残垣,用电钻电锤等打开通道口,用工具加固废墟内部空间,派救援人员深入……一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把被困者解救出来,但他已无生命体征。
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悲伤,我也很受打击。说实话,现在的救援情况必定越来越差。被困在废墟边缘或较浅位置,我们用挖机把周边清理干净,凿开一个突破口,派救援人员进行,可以把人救出来。但无法想象有多少人被埋在了最深处,我们真的很无力。
但老天或许真的是给你关上了门,就会留个窗。就在我们士气低落的时候,又意外发现了一名被困幸存者。
当时,我们正在对一座废墟进行清理工作,当楼板、碎石慢慢被清走的时候,我们在废墟比较中心的位置发现了一名40岁左右的女性。她还能说话,肢体还能有限地活动。
那个瞬间,现场沸腾了。现场的救援人员通力合作,快速将被困者周围限制活动的钢筋剪断,加固现场环境,拓宽活动空间,很快将其救出。此时,早已过了黄金72小时。我知道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努力就会有奇迹。
当地时间2月11日18点51分,被困废墟中150个小时的小男孩被救出。
奇迹在不断出现!据外媒报道,一名70岁的老人在被困121小时候被成功救出。中联重科现场救援队参与的救援任务也于当地时间11日18:51,成功救出一个被困于废墟中150个小时的小男孩。
据中联重科土耳其子公司总经理卡依木介绍,第二批救援队已于当地时间11日中午,预计当地时间11日半夜到达现场。他们带了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等生活物资。这次派出的车是移动服务,里面空间更大,到达现场之后,可以为设备提供汽油。
“我们还没有撤退计划,我们计划坚持到每一个奇迹的发生。救援活动还会继续,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卡依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