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翩翩而落。姚毅摄)
“快来看!非常少见的白鹤,出现在镜头里了!”眼下是观鸟的好时节,2月18日,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采桑湖观鸟点,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总工程师姚毅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也意味着,洞庭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飞翔的白鹤。姚毅摄)
当天,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在岳阳市举行,作为其子活动的洞庭湖观鸟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90名观鸟爱好者参赛。他们组成30支队伍,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区域内记录观测到的鸟类。观测区域包括君山岛、丁字堤、采桑湖、六门闸,洞庭湖北岸30公里大堤两侧区域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在空中排成“人”字队形。姚毅摄)
姚毅,在本次观鸟节中担任志愿者。据他介绍,参赛者判定观测到的野生鸟类后,需要在专门的大赛APP上提交记录。观测到重要鸟种,则需要提供现场图片或录音。担任评委的专家们,根据APP提交的数据等,评定各队成绩与奖项。
(春天里,一只东方大苇莺放声鸣唱。姚毅摄)
据了解,在规定赛区赛时中,记录鸟种最多,并被评委认可的队伍,将获评优胜奖。提交鸟种中,有只此一份的记录,从而使大赛鸟种总成绩提高的队伍,将获得贡献奖。记录保护区鸟种名录中不曾有的鸟类,并有图片佐证的,将获得突破奖等。
(候鸟迁徙季节,一对反嘴鹬优雅起舞。姚毅摄)
“洞庭湖水域开阔,观鸟爱好者一般会携带20—60倍的单筒望远镜,或者8倍以上的双筒望远镜,用来远距离辨认种类,统计鸟群数量。”姚毅解释道,“通过举办大赛,能够让更多人认识洞庭湖湿地越冬鸟类的丰富性与重要性,也能为洞庭湖鸟类作出科学记录。”
(黑翅长脚鹬迈开大长腿,在浅水滩“踩着高跷”而来。姚毅摄)
记者从湖南省林业局获悉,湖南多措并举保护鸟类,推动生物多样性发展。
湖南率先发布《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候鸟等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明确要求省内禁止猎捕野生鸟类,强化部门协作,从严从细执法。部分市县将鸟类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同步制定了保护野生鸟类、禁止猎捕的有关通告。
(小䴙䴘掠过水面。姚毅摄)
按照国家林草局统一部署,湖南连续多年开展候鸟保护“清网”“天剑”“百日”等专项执法行动,与公安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执法处置机制。特别是禁食野生动物后,鸟类资源保护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违法调查处置衔接更为顺畅,有效保障鸟类等野生动物安全。
(小天鹅。姚毅摄)
2012年以来,湖南全省陆续在雪峰山脉、罗霄山脉、武陵山脉、南岭山脉以及洞庭湖等候鸟重要迁徙通道、栖息地,建成保护站点43个。在候鸟集中迁徙和栖息季节,组织人员全天候巡护值守。
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发动群众力量,参与保护监管。据统计,近年来全省有30余家公益组织与当地林业部门建立协同保护机制。
(衔着树枝的夜鹭。姚毅摄)
同时,湖南组织实施洞庭湖越冬候鸟同步调查,对湖区候鸟栖息、迁飞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全面摸清全省候鸟迁徙地域分布规律,发布第一批候鸟迁徙通道名录。
(鸬鹚就着落日,跳着惊艳的舞蹈。姚毅摄)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越冬鸟类栖息地,也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
为了更好地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湖南省先后建立了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横岭湖四个保护区。其中,位于岳阳市境内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六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蓝翡翠为巢中嗷嗷待哺的幼仔送去食物。姚毅摄)
近年来,湖南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狠抓洞庭湖生态突出问题整治和生态环境修复,在洞庭湖区集中实施杨树清理、退耕还湿、矮网围拆除工程,累计修复杨树清理迹地及洲滩湿地53.72万亩,清退欧美黑杨42.03万亩等。
水在变清、岸在变绿,洞庭湖区候鸟适宜生境面积进一步扩大,候鸟数量及种类逐年攀升。2022年冬季,洞庭湖区越冬水鸟数量达37.83万只,洞庭湖真正成为鸟类的天堂。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