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21日讯(通讯员 许世文 杨理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近年来,湖南省祁阳市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把组织建在项目上,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主阵地,不断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党建赋能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充组织强化“党建链”,让产业布局有“广度”。针对全市非公企业分布特点,根据“产业相近、地域相邻、工作相通”原则,灵活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组建、龙头领建等方式,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攻坚”行动,不断织密全市非公企业党建网络。健全“市委统一领导、两新工委统筹指导、行业主管部门纵向推动、园区横向拓展、街道兜底管理”的工作机制,打造共建共享党建平台,实现各非公企业党组织理论联学、队伍联建、资源联享、项目联推、效果联创,全市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轻纺制鞋、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特、优、新”产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
湖南根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揭牌成立现场。
加强吸纳强化“人才链”,让产业人才有“热度”。坚持链上企业人才共育、发展共谋,不断完善“人才+产业链”模式。科学制定人才招引政策,优化引才措施,2022年全市引进急需紧缺产业人才285名。将人才工作重点从“引进为主”向“引育用留”转变,引导链上企业与省内外高校交流,加强“产学研”合作,自主培育专业人才。比如,湖南鑫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祁阳东骏纺织品印染有限公司分别与重庆大学、中南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实施“双培计划”,把企业党员培养成中层骨干、把技术能手发展为党员,不断扩大“红而专”的产业人才队伍。2022年全市两新领域新发展党员26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86名,25名党员被培养为企业中层骨干。
红色赋能强化“创新链”,让产业创新有“深度”。完善和落实党工委、行业部门、产业链党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产业链建设、企业经营发展等方面难题,打造“新目标、心服务”祁阳非公党建品牌。坚持把党组织建在车间,引导党员职工发挥先锋作用,带头探索技术创新。建设“红铸祁阳”主题公园,打造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一条街,定期对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出资人开展党建知识培训,举办首届企业职工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祁阳工匠”评选等,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他们创新活力。目前,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祁阳科技孵化器场区全面运营,入驻电商企业40余家、科技文创待孵企业50余家,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祁阳高新区“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建功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现场。
优化环境强化“服务链”,让产业服务有“温度”。全面推行企业重点事项代办制,在市场监管、税务、不动产登记、环评、报建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市主要领导每月主持召开政企畅通早茶会,当面听取企业意见,了解发展难题,通过分类交办、限期办理、通报进度、逐一销号等途径,切实为企业解决难题,现已举办政企交流活动15次、解决问题126个。实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结合“百名干部联百企”活动,下沉企业“1对1”“N对1”助企纾困,列席企业重大决策会议120余人次,提供政策、法律咨询400余件,帮企业解决生产难题160余个。针对企业办证难、招工难、融资难等问题,各产业链党建联盟积极发挥作用,优化用人共享、物流运输、产销对接、投融资等平台,帮助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祁阳市主要领导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解决企业难题。
注重提升强化“发展链”,让产业发展有“效度”。围绕产业布局和发展禀赋,着力延伸拓宽全市产业链。持续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通过“一事一议”“一站式”办理,及时提供项目、资金、销售渠道等帮助,先后吸引780多名祁阳籍企业人士、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开展“引资引企引业”活动,2022年,由市领导带队赴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地开展“三引”活动61次,引进三类500强企业2家,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6个,总投资达74.46亿元。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大力扶持链主企业和各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形成“规上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科创企业勇闯天地”的发展局面。去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6家,企业投入研发经费7.84亿元,同比增长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