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贾承林 谌宇 记者王杨 长沙报道
英雄,国之桢干、民族之魂。湖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萌发地、党的实事求是路线策源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无数湖湘儿女用生命谱写了“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的慷慨壮歌,用热血构筑起一座座永恒的精神丰碑。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烈士褒扬纪念工作,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大力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护,传承英烈精神,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呈现新气象。
守护:烈士纪念设施展新貌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去年6月30日,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桂阳县散葬烈士墓集中迁葬仪式正式拉开帷幕,101位散葬烈士“归队”,集中迁葬县烈士纪念园。
“我们通过查阅档案、现场走访等方式,核查出全县零散烈士墓118座,在广泛征求烈属意见后,确定集中迁葬第一批101座烈士墓。烈士墓集中迁葬到烈士陵园,既方便更多的社会群众祭扫烈士,也可以让烈士墓得到长远、妥善的保护。”桂阳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散落在三湘大地的每一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都是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和永恒的红色基因库。建立烈士纪念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按照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圈,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红2、6方面军长征路线,韶山到井冈山路线的“一圈、三线”总体思路,统筹规划全省烈士纪念设施建设,支持81处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提高烈士纪念设施管理效能,为人民群众缅怀英烈、传承英烈精神提供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陈树湘烈士纪念园、毛泽建烈士陵园等有关烈士纪念设施纳入全省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全省不仅有227处烈士陵园和县级以上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还有数量庞大的县级及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为从根本上改善县级及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原则,目前全省已完成迁移、整修烈士墓等2.12万个,开展环境整治项目295个,通过整修,零散烈士墓均实现了墓体坚实牢固、碑文字迹清晰、主体建筑保护完好、周边环境清洁肃穆、配套设施便捷有效等建设标准。
为保护烈士纪念设施,株洲、益阳等地还军地联合全面开展烈士纪念设施巡查工作。醴陵县建设线上醴陵烈士纪念设施(墓)总地图,持续对可标注出具体位置的约1500座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信息完善,更好履行烈士纪念设施管护责任。
守护烈士纪念设施的除了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有社会组织和市民。长沙县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小队队员饶朗介绍:他们小队有20名成员,每年的清明、“9·30”烈士纪念日前夕,都会开展“为烈士墓描红”、清扫烈士陵园等管护志愿活动。像这样的志愿服务队,仅长沙县就有237个1300名志愿者成员。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让网红长沙“英烈红”更绚丽。
传承:红色教育功能焕新颜
烈士纪念设施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是传承弘扬英烈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教育主阵地。全省各地围绕“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教育后人的红色阵地功能”这一主线,进一步挖掘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功能,让红色基因越植越厚。
“学习英雄勇敢顽强,面对困难敢斗敢上。学习英雄胸襟坦荡,心中装着老百姓的希望……”3月30日,汉寿县东正街小学225名教师和少先队员代表来到汉寿县红色纪念园,开展“追寻英雄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全体学生为烈士敬献鲜花,聆听先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入党宣誓、入队仪式、开学第一课、成人礼……学校、机关、企业、社区等越来越多群体走进烈士纪念设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湘潭等地还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动,用体验式、研讨式、互动式、沉浸式等方式使英烈精神入脑入心。
除了在烈士纪念设施接受教育外,在湖南,还有这样一种传承英烈精神的有力举措。2022年5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医疗保障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烈士父母关爱工作的通知》,省级财政每年增加预算500万元专项保障经费,精准做好烈士父母特别是孤老、失独、失能以及享受低保的烈士父母关爱工作。目前,全省近千名烈士父母都有着一本清晰的“账”,家住哪里、有无人员照料、是否有特殊困难情况等等,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都时刻心系着。开展烈士父母短期疗养,定期开展医疗巡诊、送医送药活动……这一系列暖心举措,无不彰显着亘古不变的红色情怀。
政府部门关爱烈属的暖心举措,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加入其中,常德、郴州、永州等地“为烈士父母过生日”“与烈士父母结对认亲”等志愿活动的开展,让英烈精神在关爱烈属中薪火相传,用实实在在举措让英烈精神看得见、摸得着,更加鲜活生动,更加滋润民心。
铭记:清明烈士祭扫树新风
擦拭一遍墓碑、敬献一束鲜花、打一个慰问电话、拍一段代祭扫视频……今年是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清明节,清明节期间烈士祭扫需求大幅度增加。为了让烈属切实感受到温馨慰藉,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发出“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倡议书,制作发布清明祭扫温馨提示微视频,对清明烈士祭扫作出统一安排部署,在做好实地祭扫、集中祭扫服务的同时,积极倡导网络祭扫、绿色祭扫,各地烈士纪念设施还为烈属提供擦拭墓碑、描新碑文、祭扫献花等代为祭扫服务,推广落实代祭扫活动。
“黄忠良烈士,我们代替您妹妹来看您了!”3月15日,在位于广西的龙州烈士陵园,安化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视频,将扫墓场景直播给烈属黄仲良女士。看着墓碑旁整齐摆放的鲜花和祭品,烈属黄仲良女士感动万分,热泪盈眶。
为满足异地烈士祭扫需求,今年的代为祭扫服务还扩展到了省外安葬湘籍烈士较多的广西、云南等地烈士纪念设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周密制定了异地祭扫路线图和日程安排表,明确烈士异地祭扫出发时间、中途停靠点、返程时间,提前落实用餐地点、住宿酒店、祭扫地点等,由基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派出专班或专人对每批次异地祭扫人员提供组织服务。工作人员还对1286名安葬在广西、云南的湖南籍烈士逐一建档,广泛组织代为祭扫服务。
为唱响英雄赞歌,全省各地还倡导通过云祭扫、书写心灵家书等新型祭扫方式缅怀英烈。衡阳市还组织团结小学的学生们在清明之际,为安葬在衡阳市烈士陵园的烈士们写下一封封手写信。长沙升级打造集英烈祭扫寻亲、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于一体的“长沙英烈祭扫云平台”,将烈士褒扬纪念搬上“云端”,市民通过手机即可实现线上参观烈士纪念设施、为烈士祭扫鲜花。自2020年上线以来,已有超1025万人次通过平台为烈士祭扫,唱响了英雄赞歌。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对英烈最好的纪念,就是把先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伟大的英烈精神将跨越时空,成为我们砥砺前行、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