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
红网时刻记者 胡峥 岳阳报道
近日,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码头项目完成上游多用途泊位首块预制纵梁浇筑、下游散货泊位首根水下钢管桩试桩,码头主体结构施工驶入“快车道”。
4月6日召开的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作出相关部署,其中,内河水运方面将加快推进虞公港等在建项目,新开工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等项目。这无疑将为湘阴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加持”。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道必答题。以港强县,是湘阴审时度势定制高质量发展“湘阴策”中的核心战略。
纵观湖南的县域发展,观潮君认为,岳阳湘阴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样本。2022年,湘阴县GDP突破400亿元大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中部百强,基本竞争力位列全省第七。面对“千帆竞渡”的发展态势,疾步向前的湘阴县如何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
发展坐标:枢纽、临长、新区
顺势而为,谋定而后动——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凝练的智慧。
岳阳湘阴的“势”是宏观大势。近几年,湘阴异军突起,优势在于占据长岳协同“前沿阵地”,搭乘湘江新区“高速列车”,站在“强省会”战略的聚光灯下。
虞公港及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效果图。
起“势”,湘阴绕不开虞公港。摊开地图,便可发现虞公港的独特之处:既能补齐长沙水运短板,还能便利益阳等地区物流集散,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的无缝对接。虞公港如同一条纽带,将长株潭城市群深深嵌入长江经济带,解锁了湖南的“大航海时代”。
“利用好虞公港岸线,等同于长江城陵矶港岸线向湖南腹地延伸近100公里,等同于让省会长沙成为临长江城市。”湘阴县委书记李镇江表示,将充分发挥港口在区域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聚焦开放优势转化,持续放大“强省会”战略的政策效应,让湘阴成为城市集群发展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码头建设如火如荼。
未来,湘阴与长沙的距离还将不断拉近。
湘阴将在今年重点建设许广高速金龙互通与长沙绕城高速联通工程、虞公港港口工程及虞公港铁路专用线工程等项目,加速构建“五纵三横三轨一港”立体融长交通体系,融入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正逐渐成为现实。
空间“破壁”之后,更深层次的社会连接开始建立。湖南湘江新区湘阴片区的成立运营,让湘阴紧跟长沙脚步,同频共振。协同开放的新格局下,湘阴得到了更多机遇的青睐。
今年初,湘阴片区2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或开工,总投资223.1亿元。喊出“比实效、学浙江、赶长浏、进十强”的湘阴,正势如破竹,接轨长沙产业链、供应链和交通圈。
1月31日,湖南湘江新区湘阴片区2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或开工。
观潮君认为,从优“势”到胜“势”,湘阴快速积累势能的关键在于打破原有发展格局,以更宏大的视野,将发展坐标和维度融入“国之大者”“省之大计”,以一域之发展服务全局之发展。
发展基石:绿色为底、项目为基、乡村为本
阳春三月,湘阴县东塘镇漫山花开。花海之内,藏不住的桃花摇曳多姿,游客闻香赏红,风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
湘阴县的傲人名片很多,“生态”便是其中靓丽一张。20.38%的森林覆盖率,70.1%的湿地保护率,让湘阴万鸟翔集、鱼翔浅底的盛景触目可及。以“绿”为底,点“绿”成金,因“绿”而兴,湘阴县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成就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盛况,解锁乡村振兴的“N”种可能,收获更为广阔的未来。
成千上万只候鸟上演水上芭蕾。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怎么走?
湘阴作为洞庭湖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开发打造“名人、名水、名窑、名食”,着力打造长株潭都市圈休闲度假、美食体验首选区。
每逢秋高蟹肥的时节,鹤龙湖镇总是这样的景象:街上,人潮涌动;店内,大块朵颐。如今,鹤龙湖螃蟹成为年产值超10亿的大产业,还助力湘阴完成年均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50亿元。
在此过程中,城乡融合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城区提供便利优质的服务,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对乡村振兴的赋能。
湘阴县委副书记、县长刘世奇介绍,湘阴将坚持以工业化、产业链思维发展农业。当前,湘阴基本形成了“一镇一特、一特一片”的集群式发展格局,推动特色产业扩规模、增效益、创品牌。
发展路径:科技驱动、双创协同、未来产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对高端科教资源向往已久的湘阴,积极融入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湘阴天鹅山大学科创城内第一所本科院校开学招生,“学研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金龙新城初具雏形,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岳麓山实验室洞庭湖基地相继运营。尤其是省内县域第一个省级离岸科创港——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湘阴)中心引来“力合厚浦研究院”等16个项目入驻,实现了高新技术项目在长沙孵化、在湘阴转化。
湖南湘江新区湘阴片区金龙先导区首开区效果图。
从发展趋势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成本优势,正在从产业配套的承载地向工业经济的主阵地转变。
湘阴县敏锐察觉到这种变化,选择了强园兴工的突围方向,确立了以“绿色装备制造、绿色建筑建材、绿色食品加工”为核心的突围路径,科技创新则为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提供无限可能。去年,湘阴县20家企业实现产值倍增,园区工业税收同比增长66.82%。
观潮君注意到,在湘阴县招商图谱中,每个项目都紧密契合主导产业聚焦的新能源、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渔制品等产业链,其中既有补链条、锻长板的升级项目,又有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项目。
找到优势产业和核心产业的湘阴,正以规模化、链条化、集群化的发展格局,构建清晰的产业结构。中联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斥资300亿元,打造的全球最大建筑新材料智慧装备产业基地、全球领先的建筑新材料标杆工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
2022年,湘阴县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47.05亿元。
湘阴,正迎着风,向着梦想前进。
“在‘拼经济’的赛道上,湘阴要做全省模范生。”湘阴县的干部群众信心满满,立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要求,样样抓、样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