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0日讯(通讯员 邹乔夫 刘志军)初夏,是油菜收割的季节,也是水稻播种的大好时节。连日来,在湖南省祁阳市广袤的田野,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5月9日,在祁阳市茅竹镇茅竹社区金穗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菜种植基地,农机手正驾驶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伴随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油菜卷入收割机,脱粒后的秸秆被机械粉碎后,又自动地将其均匀地撒回到田里。
“采用收割机收割,能够快速地完成脱粒工作,实现秸秆还田,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够减少油菜籽的落粒损失。”基地负责人柏斌介绍。
去年9月中稻收割后,由于旱情严重,柏斌在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按照“稻油”水旱轮作模式,采取集中育秧移栽、提水保苗等办法,连片种植“双高双低”油菜500多亩,预计每亩油菜籽产量有260斤左右,每亩纯收入达500元。柏斌感慨道,“稻油轮作,让‘冬闲田’变成了助力农户增收的‘大油田’。”
在黎家坪镇三冲村的田地间,农户既有采用小型机械也有采用传统手工方法进行收割。脱粒的油菜籽顺着卸粮口自动流入装载车厢。农户将油菜果壳和油菜秸秆就地抛撒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为接着种植中稻和其它农作物提供有机肥料。
“由于近期时常下雨,我们要抓紧时间把油菜抢收回来,一方面为了让油菜不受损失,颗粒归仓;另一方面也要为确保中稻秧苗及时移栽做好整田准备。”当地种植大户刘芳荣高兴地说道。今年,他家稻油水旱轮作面积有180多亩,现在收完油菜籽后,地里就得马上准备种水稻,等下半年收完水稻后,地里又会再种上油菜。这种轮作种植模式,不仅可以减少施肥,而且病虫害少,节省开支,同时销售菜籽油还可以增加收入,让“钱袋子”鼓起来。
“其实,我们三冲村种植油菜,不仅仅是靠卖菜籽油来赚钱,‘卖’油菜花给我们赚的钱更多。”三冲村党总支书记刘运忠诙谐地说道。
黎家坪镇三冲村地处祁山山脚,森林覆盖率95%以上,系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保护区。近年来,该村利用生态公益林保护区这一特有的“天然氧吧”,将“稻油”轮作与推动生态度假旅游全域发展相融合,倾力打造集田园乡村、休闲度假、花果游赏、农业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每年油菜花开的季节,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火爆。2022年,接待游客量突破了8万人次,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的壮大。
祁阳是油菜种植大市,油菜作为全市第二大农作物,目前已成为全市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这主要得益于‘稻油’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的推广。”祁阳市农业农村局粮油发展事务中心负责人蒋华生介绍。
“稻油”水旱轮作并非一开始就被大家所接受,为推广这一模式,实现“稳粮增油”目标,祁阳市成立了专抓班子,按照“扩面积、提单产、促融合、强创新”的思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大力强化宣传,优化种植补贴,免费向农户提供油菜良种、专用化肥和技术培训指导,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种植油菜等秋冬季作物,积极推广双高双低油菜新品种和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大力实施油菜高产创建和秸杆综合利用,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了稻油轮作、水旱交替的好处,从而有力推动了全市油菜种植规模的快速发展。
在祁阳市梅溪镇,鑫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海峰介绍,去年合作社稻油轮作面积2000亩,油菜亩产达到300斤,纯收入90多万元,效益十分可观。今年,合作社将稻油轮作面积扩展到了6000多亩,目前已投入5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抓紧抢收,预计纯收入较去年至少增加150万元。
目前,祁阳“稻油”轮作种植面积30亩以上大户达到了1401户,总流转面积达16.8万亩。全市油菜种植面积已扩展到36.51万亩,比去年增加4.54万亩,其中推广机械化种植油菜面积达19.6万亩。油菜种植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迅速带动了全市油料加工产业的迅猛发展,规模、产量、效益实现“三量齐升”,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