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21日讯(通讯员 刘嵘)5月18日,株洲兴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批白炭黑集装箱货物,在株洲海关完成报关放行等系列手续后,从株洲中车物流海关监管场所装上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运往广州南沙港。这是株洲—广州港“湘粤一港通”模式的首次应用,意味着株洲市出口货物将更加便利。
“湘粤一港通”业务是沿海港口和内陆国际陆港通过共享沿海港口代码形成海铁一体格局的积极举措。这种模式下,企业在株洲办理货物通关手续后,可提前预订国际货轮船舱,货物运输稳定可预期,这有利于发挥沿海港口、内地铁路站点各自物流优势,促进物流结构调整,提升内地—沿海进出口货物流动的便捷,让内陆腹地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深度融合。
株洲企业直接从株洲报关、报检、发运,货物通过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抵达南沙港后,南沙港将接到株洲海关的放行指令,直接将货物装上外贸海运大船出口国外,而广州海关仅在后续对货物离港情况进行确认。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技术的不断完善,物流的周转方式也逐步由“单兵作战”转变为“强强联手”。作为与进出口贸易发展紧密联系的国际通行的一种货运方式,海铁联运以“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特点,以运能大、时间短、成本低、安全性高、污染排放少等优势,成为如今长距离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近来年,铁路部门积极探索物流货运市场需求,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港口企业、船务公司、代理公司的深入接触,做深做细做实营销服务,不断创新海铁联运新产品,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公路运输相比,铁海联运在运输成本上降幅约达30%,在碳排放等指标上更是仅为公路的十分之一。无论从企业成本、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哪个角度来看,铁海联运都为其提供了更新、更高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