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
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
强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
灾害风险治理模式
保护好灾害脆弱群体
加强防灾减灾中的韧性建设
国际减灾日的来源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每年10月13日举行的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作出的努力,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
为何“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台风、洪涝、干旱、龙卷风等等自然灾害都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古语有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回顾既往的文献报道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与自然灾害直接相关,一些不会引起大量人口转移和安置的自然灾害罕见疫情报道,例如山崩、雪崩、火山爆发等。灾害本身并不会带来传染病,但是,灾害可导致很多的后续效应有利于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和传播,包括人口移动(含灾区内和灾区内、外之间的人口移动)、无计划和过于拥挤的安置点、水源污染、卫生条件差、传播媒介(蝇、蚊、鼠等)繁殖增多、免疫接种率低、治疗中断和不规范医疗措施等这些后续效应改变了传染病病原、传播媒介和环境,以及易感人群。只要上述后续效应存在,传染性疾病就可能流行或暴发。
积极抢险救灾的同时,我们如何防疫?
一、关注手卫生
以下场合需洗手:
1、 进食前,如厕后;
2、 处理加工食材后,包括猪肉、家禽、鱼类等;
3、食品加工人员在如厕或者稍事休息后、开始工作前均须用肥皂洗手,酒精类免洗消毒液不能替代用肥皂水洗手;
4、 给小孩换过尿布或给小孩清洗肛门后;
5、 照顾病人前后;
6、 处理伤口前后;
7、 擦喷嚏、擦鼻涕、咳痰后;
8、 处理动物尸体或者动物排泄物后;
9、 清理垃圾后。
二、安全饮水,安全饮食
1、 保护好饮用水源,防止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引起的水质污染;
2、 提倡饮用开水,不饮用生水;
3、 食物入口前需检查有无霉变或变质、有无煮熟;尽量食用新鲜饭菜;
4、 营养不良可促进灾后传染病的流行,政府部门需评估受灾群众的营养状况,满足人群的食物需求和基本的营养需求。
三、合理处理废弃物
1、 建立固体废物的贮存、收集和处理系统,设立单独的洗衣洗澡区域,生活污水池和排污沟渠,建立足够的公共厕所,避免粪便、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污染水源;
2、 灾区群众需共同维护居住环境,切勿随意丢弃生活垃圾、随地大小便;
3、 集中收集、处理医疗废弃物。
四、遇难者遗体的处理
1、 因自然灾害死亡的遗体一般不携带致病微生物,不具有严重的健康危害,遗体的处理必须对逝者给予充分的尊重;
2、尽可能地明确遗体的身份;无法确认身份而不能马上处理者,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存放地点应远离水源、避开人员活动区,避开低洼地;
3、 灾后的遗体数量较大时,通常采用埋葬的方式,埋葬前尽量用严实袋子包扎。
五、媒介生物的控制
1、 配备专门环保人员,选择适合本地、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蚊、蝇、鼠的密度监测;
2、 对粪便、废弃物及时、合理处理,减少蚊、蝇、鼠的孽生;
3、 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清理室内外污物,有目标地进行消毒;
4、 必要时,使用灭蚊剂处理过的蚊帐可减少疟疾的发生;
5、 健康宣教,提倡群众维护环境卫生。
六、疫苗接种
1、灾后尽快恢复和建立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服务体系;
2、灾区若出现了疫苗可预防的,且对群众产生危害的疾病,应对灾区群众接种相应的疫苗,如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
3、疫苗种类的选择及接种范围应根据灾情、季节、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来决定;如洪灾一般发生在夏秋季,可选择的疫苗品种有乙型脑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部分资料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