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年轻人站上研发前台,还要破除哪些“拦路虎”?

2023-10-27 22:39:05 红网 观潮的螃蟹
作者:刘志雄 编辑:戴桢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刘志雄 长沙报道

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华罗庚25岁成为著名数学家、北斗卫星核心团队平均年龄36岁、“中国天眼”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青年时期是科研的黄金阶段,青年人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

如何让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站上研发前台?这不仅是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也是湖南乃至全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要之举。在湖南最新出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奋力打造青年科技湘军的若干措施》之际,记者采访了多名正在长沙工作或湖南籍的青年科技人才,试图找到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

640.png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2021年5月15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困境与困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而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新生动力。

记者通过大量走访发现,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青年人才站上研发前台的路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畅通。

科研资源分配不够科学、不够精准。有的人占着资源不干事,想干事的人却分配不到足够资源,导致科研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有些老师占着房子不用,而新来的搞研究却没地方,看着空房子干着急。”曾在湖南某师范类院校工作的吴景福说,这是他到湖南入职后面临的第一大难题。

“没有实验室,没有学生,买器材、搭平台自己跑没事,但经费不够才头疼,随便一个仪器就要几千块,耗材还没算进来,到手的科研经费就没了。”湖南某双一流大学教授李苏说,他最难时还得自己掏钱买实验材料。

640 (1).png

▲青年科研人员正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观察种子样本。(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硬环境”不足,“软环境”太紧。由于投入不够充分等原因,导致科研设施设备不够用,公共科研资源紧张。而一些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亟待完善。

“全长沙只有一个地方能做DNA测序,还要排队等结果,效率怎么和江浙沪比?”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向记者反映。

同样,在软环境上,一些制度亟待完善和优化。一些存在缺陷甚至不合理的制度,导致缺经费、缺人手、缺项目、缺上升空间……无一不成为科研的“拦路虎”。

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说:“政策说了科研经费包干制,实际上各个部门越管越严,和其他团队合作,费用都出不起。”

“刚来不给博士生名额,带的硕士生为了毕业,不得不做些跟风的短平快项目,对于真正想做科研的老师而言,这是种折磨。”另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告诉记者,青年科研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还面临着时间焦虑。有人为了尽快发表论文,其文章不过是在前人基础上做些“缝缝补补”,原创性不强;还有人拿了“帽子”后开始“躺平”,浪费了创新资源。

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风气亟需纠正。尊敬前辈师长是传统美德,但在学术领域,科研创新的产出与资历、年龄并不一定相关,年富力强的青年人才或许更有优势。

640 (2).png

▲2021年和2022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线上举行,2022年首次奖励医师科学家。

“明明有些成绩了,怎么感觉后面的路更难走了呢?”湖南某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赵印感叹,在科研和临床工作之外的事务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

在科研起步阶段,年轻科研人员面临诸多挑战。由于科研成果积累不多,容易导致科研经费等资源获取不足,从而缺少锻造独立科研能力的机会。30-40岁被认为是有望产出重大科研突破的黄金期,但对一些青年科研人才来说,却是难熬的时期。

赵印向记者吐露,在科研评价中“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的影响下,固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晋升路径、高强度的科研压力、有限的担纲机会等,容易成为影响和制约青年人才成长的“痛点”。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幸运地更上层楼,有人折中更换“赛道”,但也有人被迫放下了“青科”头衔,走向了其它的路。

支持与支撑

需辩证分析的是,我们既要继续呼吁加大对科研领域的投入,但也有科研人员认为,在工作上经历一些挫折是暂时性的,不失为一种历练。

8月27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支持举措。

湖南也及时回应青年科技人才的关切。记者从湖南省科技厅获悉,《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奋力打造青年科技湘军的若干措施》已于近日出台,分别就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激励与使用,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等进行了安排。

措施很细致,例如,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支持省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等省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队伍年轻化,将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担任平台、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50%。

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创新规律,湖南这次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年科技人才,制定了相应政策举措。例如,在站博士后可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申请时可根据在站时间灵活选择资助时限;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的项目占比提高到35%;省级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支持3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占比不低于20%。

许多青年科技人员反映,“这些措施很及时很务实”,并期盼下一步落实落地。

640 (3).png

▲湖南省科技厅组织青年科技人才特训营首期活动,图为科技·创新与创投圆桌论坛现场。

事实上,此前湖南已出台多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举措。

近年来,湖南实施“芙蓉计划”“三尖”创新人才工程等,针对职业早期青年人才薪酬偏低等问题,明确湖湘青年英才(荷尖人才)经费20%对个人生活进行补助。

通过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面向全国重点实验室、“4+4科创工程”等重大平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企业,免于评审、直接遴选科技人才276项,占全部立项数的32%,力求“谁用谁评、谁干评谁”。

今年,湖南首次实行专家荐才制,激励院士专家甘当人梯,积极推荐青年科技人才,38名湖湘青年英才由院士专家直接推荐、免于评审产生。

湖南还持续实施“带培导师”机制,聘请相应学科领域的院士、国家级人才作为导师,对203名青年科技人才传帮带。9月下旬,湖南首次组织“三尖”青年科技人才异地考察学习,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受邀参加青年科技人才特训营(2023深圳站)活动,和青年人才面对面分享交流。

640 (4).png

▲湖南大学教授杨鑫用于实验的半导体元器件。

近3年来,湖南共发掘和培育755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湖湘青年英才(荷尖人才),造就了吕奔、吕欣、申政、张吉良等一批省级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

“我做科研的第一桶金就来自于‘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和‘百人计划’。”湖南大学教授杨鑫对记者说。

心愿与心声

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人才计划支持外,杨鑫等青年科研人员均向记者特别提到了他们所在领域的院士,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攻关过程中,在湘两院院士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对于像文中提到的这些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青年科技人才们,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周建中认为,他们解决了职称问题,家庭也相对稳定,可以静心开展一些变革性研究,建议对他们减少竞争和评价压力,保持适当的稳定支持。

640 (5).png

▲第十二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颁奖现场。

也不妨听听青年科技人才们的心声。

首先是争取项目和经费。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希望能继续承担更重大的课题项目,他们不怕难、不怕苦,就怕做不出好成果。他们也都希望湖南能继续提高科研投入,加大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力度。他们认为,长沙即使不能比拟一线城市,也应该能向杭州、合肥、武汉等城市看齐。李苏说:“找项目、找经费占去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在一些原创性基础领域,应该提高长周期项目的比重。”

然后是“帽子”问题。受访者们意见一致,希望各类人才计划能滚动实施,要有考核退出机制,避免资源浪费。“让想做事能做事的人上去,对优秀人才,不用担心给他荣誉太多,更不用怕担子太重。”赵印说。

此次受访的青年科技人才都有高级职称,有自己的团队,但在他们刚起步时,都面临过团队建设问题。杨鑫建议湖南加大力度,对国家级、省部级平台中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重点支持,发挥有组织的科研力量,以优秀的年轻人带动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依托好的平台,为国家解决更多理论与技术问题。

部分受访者还对政策落实提出了更高要求,“松绑”“减负”“减少官僚主义”“经费包干制”等都是高频词。

记者相信,在湖南建设科技创新高地、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过程中,相关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应受访者要求,吴景福、李苏、赵印等为化名。)

螃蟹文底_GIF.gif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